中新社北京分社正文

“慧聚英才·筑梦丰台”招聘会走进北大 发出“青春邀请函”

2025年11月15日 21:40 来源:中新网北京

  中新网北京新闻11月15日电  2025年“慧聚英才·筑梦丰台”系列宣讲招聘活动北京大学专场于14日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北京市丰台区委书记王少峰带队走进北京大学,与北京大学党委书记何光彩会面,围绕人才交流、产教融合、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等方面进行交流。

  本次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同步进行,面向2026届毕业生全面推介丰台区发展机遇与人才政策,搭建校地对接与人才引进的桥梁。活动现场邀请了80余家区内重点企事业单位,覆盖轨道交通、航天航空、金融商务、文化创意等区域重点产业领域,吸引众多北大学子参与。

  向学子发出“青春邀约”

  “作为曾经在北大读书工作的校友,回到母校,我的心里充满了喜悦。见到了我的老师,见到了熟悉的校园,见到了充满青春活力的师弟师妹们,我倍感亲切!”活动中,丰台区委书记王少峰详细介绍了丰台区的历史底蕴、发展优势与人才生态。

  他表示,丰台要建设成为承载国家战略、首都功能的“首都前院”,服务全国、展示首都城市形象的“城市门户”,展示国家文化自信的“文化客厅”,厚植绿色本底、建设花园城市的“生态屏障”,全民友好、和谐安康的“幸福家园”,为广大学子发展搭建了广阔平台。“‘大气、硬气、锐气、和气、雅气’的丰台,求贤若渴,满是情怀。在这里,我真诚的向母校的师弟师妹及各位老师发出邀请,希望大家来丰台,与我们携手同行,共赴未来。”

  活动现场,优秀校友代表结合自己在丰台区多部门成长发展的经历,分享了在丰台区工作的感受:“在这能够真真实实的感受到,改变因你而发生”,生动诠释了区域对人才的包容与支持。

丰台区供图

  龙头企业携优质岗位对接人才需求

  招聘会现场,中国长城资产、通用技术集团、瑞众人寿保险、公安部大数据中心、天兵科技等企业的展位前吸引了大量学子驻足咨询。中国长城资产相关负责人表示,北大学子的专业素养令人印象深刻,与金融资产管理行业对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高度契合。本次招聘中,收到了多份来自经济、法律、信息技术等专业的高质量简历,为公司人才储备注入了新鲜血液。

  除金融领域外,航天航空、轨道交通等领域的重点企业也通过现场宣讲吸引学子关注。天兵科技相关负责人提到,丰台区组织的专场招聘会极大提升了引才效率。不仅与多名北大工学、理学背景的毕业生达成初步意向,还通过面对面交流,让学子深入了解丰台在航天产业链中的平台优势。此次招聘活动精准对接丰台区现代产业体系,释放的岗位聚焦数字经济、人工智能、高端商务等前沿方向,实现了人才供给与区域发展需求的高效匹配。

  多位应聘学子表示,此次招聘会不仅提供了与企业直接对话的机会,更让他们对丰台的产业生态有了系统性认知。一名光华管理学院的硕士生谈到:“与瑞众保险、中金财富等企业的交流,让我看到丰台在新兴金融领域的巨大潜力,坚定了我选择在丰台发展的决心。”这种“企业需求+高校培养+政策赋能”的联动模式,为丰台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持续动能。

丰台区供图

  打造青年友好生态,提升人才服务效能

  活动现场,精心布置的丰台文旅展台为这场人才盛会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与互动趣味。通过非遗展示、戏曲表演、传统服饰体验和“丰台礼物”文创互动,呈现了区域文化魅力,增强了学子对丰台的情感认同,展现了“青年友好生态城区”的软实力。这种文化融入策略与人才服务相结合的模式,有效提升了招聘活动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为营造“引得进、育得强、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发展生态,丰台区持续优化人才服务保障,加速构建以“国际人才港”为主阵地的人才服务阵地体系,整合政务、安居、创业支持等关键资源,提供从落地安家到职业发展的全方位保障。一名刚咨询完人才政策的北大同学谈到:“丰台区对青年发展的全方位支持,特别是那些助力创业创新、搭建广阔舞台的举措,让我对在这里扎根发展充满期待和信心。”这种“硬政策+软文化”的双重赋能,有效增强了青年人才对丰台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丰台区人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始终将人才视为区域发展的第一资源,继续以提升人才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为核心,着力打造‘创业有机会、创新有平台、发展有空间、生活有温度’的人才发展环境,让每一位选择丰台的英才都能安心扎根、放手拼搏,与丰台共同成长、互相成就。”

  向“新”而生,激发青年人才内生动力。近年来,丰台区创新开展“学子回家”行动,发布“丰台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19条”,升级“丰泽人才”计划,推出“丰才十条”政策,打造多元人才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人才服务机制,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生态。

  下一步,丰台区将延续“京内高校精准揽才+京外高铁沿线招才”双线模式,进一步扩大“慧聚英才·筑梦丰台”品牌影响力,构建“企业需求+高校培养+人才输送”长效机制,激发青年创新活力,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迈向新台阶。(完)

编辑:杜燕

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南街12号 邮编:100037
信箱: beijing@chinanews.com.cn  技术支持:中国新闻社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