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新闻北京8月10日电 2025朝阳区科技创新大会暨人工智能生态建设大会日前举行。大会以“智领朝阳创享未来”为主题,汇聚政企学研代表300余位,深度围绕政策引领、生态共建、场景落地等产业发展关键维度,全景展示了朝阳区全面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的重大举措和服务体系,彰显了朝阳区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之城的决心与路径。
从顶层设计到基础设施,从技术生态到场景应用,从产业载体到重大成果,朝阳区紧扣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的部署,加速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以全链条、全要素、全场景生态布局,勾勒出人工智能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朝阳路径”。
顶层设计领航:
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之城
朝阳区立足应用场景丰富、产业链条完备、创新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积极响应国家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号召,加速构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新应用高地。
会上,发布了《朝阳区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之城实施方案(2025-2027年)》,提出要以创新驱动和场景开放为核心,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加速推动全域全场景人工智能创新应用落地,以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智能化升级,并明确了未来三年发展目标。方案聚焦八大重点任务:强化算力支撑保障、支持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垂直领域大模型开发、打造人工智能“一区一品”标杆应用工程、全领域推动人工智能赋能高质量发展、系统建设创新服务平台、强化产业集聚园区建设,从而构建“算力支撑—数据赋能—技术攻关—场景应用—产业集聚”的全生态体系。
多元合作助力:
街乡共建、基金签约与金融服务团齐发力
大会现场,朝阳区科技创新街乡协同共建正式启动。中关村朝阳园管委会(区科信局)与望京、酒仙桥、东湖等首批11个试点街乡建立科技创新协同共建机制,合作推进产业谋划、空间共建、招商引资、企业培育、场景开放等工作,共建科技产业创新生态,激活区域创新发展动能。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中关村朝阳园管委会(区科信局)及电建北京院、中国石化工程建设、金叶天成、经纬恒润、双鹤药业、北京电控等6家企业共同设立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朝阳创新联合基金,围绕朝阳区科技创新领域的关键技术需求,引导北京市科研团队聚焦产业需求及相关学科交叉领域开展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
同时,朝阳区人工智能产业金融服务团正式成立。该服务团汇聚了多家银行、券商、投资机构等金融力量,将为人工智能企业提供从初创期到成熟期的全链条、全周期金融服务,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助力企业快速发展。
基础设施筑基:
夯实算力与数据基石,驱动产业发展双轮
算力是人工智能发展的“电力”,朝阳区支持建设本地加区域协同算力体系,点亮协同算力集群,整合阿里云、青云科技、北电数智、北方算网、数道智算等头部企业资源,推动算力技术迭代升级,为企业提供高效、低成本的算力服务,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
数据是人工智能训练的“燃料”,朝阳区大力推动可信数据空间和高质量数据集建设,以数据要素驱动人工智能产业跃升。支持建设医疗可信数据空间、Intermat-新材料应用产业链可信数据空间、汽车流通行业可信数据空间以及行业数据服务平台,解决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核心需求。建设了医疗健康、信息安全、地理信息、高清视频、医药行业等一批高质量数据集,截至目前,累计打造300余个高质量数据集,为垂直领域大模型训练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推动数据要素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高效流通与应用。
技术生态协同:
搭建创新桥梁,构筑从大模型到开源社区的全链条生态
为进一步拓展人工智能应用落地的广度和深度,朝阳区开展大模型生态合作伙伴计划,与阿里巴巴、360数字安全集团、智谱华章、生数科技、可靠之能等大模型研发企业合作,围绕视听内容制作、精准诊疗、工业制造、教育等领域,开发具备专业领域知识与智能决策能力的垂直模型和智能体。
当前,开源已成为全球技术创新和协同发展的重要模式,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动力,是底层核心技术的创新源泉。朝阳区高度重视开源工作,支持开源生态建设,助力中小企业参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降低使用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的门槛。大会上,朝阳区与“魔搭”ModelScope社区、CSDN人工智能开源社区共建人工智能开源生态,为开发者提供预训练模型、微调训练、多模态交互等全流程服务,助力开源项目从创意走向商业化落地。
为降低中小微企业创新成本,围绕人工智能共性技术需求,朝阳区建设了人工智能医疗应用资源共享平台、AIGC生产力平台、工业大模型场景应用验证实验室等一批人工智能共性技术平台,精准对接企业在技术研发、场景验证、资源整合等方面的共性痛点。围绕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需求,朝阳区打造了AIGC一站式服务中心、AIGC视听产业创新中心、空间智能产业加速器等一批人工智能产业服务平台,精准锚定产业从技术研发到市场落地的全链条需求,为人工智能企业提供“孵化-加速-产业化”的全周期赋能。(完)
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南街12号 邮编:100037
信箱: beijing@chinanews.com.cn 技术支持:中国新闻社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