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新闻8月5日电 为提升乡村教师的天文教学水平,助力乡村科学教育发展,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120余名中小学科学教师、科技场馆科技辅导员等天文科普教育工作者日前开启一段精彩的天文培训之旅。其中,包括“萤火虫计划-乡村科普百校行”科学教室项目的15位乡村教师。此次活动不仅让教师们系统学习了天文知识与技能,更通过实地研学拓宽了科学教育视野,为乡村科学教育注入新活力。
此次“2025年全国科学教师天文知识与技能培训”由北京天文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信息化与科学传播中心、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天文学系、清华大学天文系、西华师范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联合主办,北京一片星空天文科普促进中心作为支持单位全程参与。培训中,来自各单位的资深专家和教授们,围绕天体运行规律、宇宙演化历程等基础天文理论,以及专业天文望远镜操作等观测技术,为教师们带来了细致深入的讲解。教师们认真聆听、积极提问,在与专家学者的互动交流中,不断填补自己在天文知识领域的空白,提升专业素养。
培训结束后,教师们走进知名高校,漫步在充满学术氛围的校园,感受着前沿学术研究的魅力;踏入科研单位,近距离接触先进的科研设备,了解最新的天文科研成果;参观高科技企业,领略科技力量为天文研究带来的创新与突破;步入航天科普场馆,通过丰富多样的展品和互动体验,深入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与伟大成就。
当得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是“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摇篮,教师们肃然起敬。在中国航天博物馆内参观展陈的航天展品,深入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与辉煌成就。在中国科技馆的互动展区,教师们或俯身观察物理实验装置,或抬手操作航天模拟设备,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摸科技的脉搏。
此次研学活动还组织了研讨交流座谈会。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围绕乡村科学教育的现状等主题进行讨论。现场专家从教学方法、课程设计、资源整合等多个角度给出了专业的指导建议,为乡村教师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作为“萤火虫计划-乡村科普百校行”项目的组成部分,此次乡村教师培训研学意义重大,不仅为乡村教师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助力其提升天文教学水平,更推动了优质教育资源向乡村下沉。通过教师们将所学所悟应用到实际教学中,能够让乡村孩子们接触到更专业的科学教育,激发他们对宇宙的好奇与探索欲,为乡村科学教育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完)
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南街12号 邮编:100037
信箱: beijing@chinanews.com.cn 技术支持:中国新闻社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