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新闻8月1日电 悠扬的马头琴声与激昂的交响乐交织,古老的呼麦吟唱与深情的诗诵共鸣。大型原创交响音乐史诗《鄂尔多斯》日前在北京音乐厅成功上演。
作为2025第六届中国广播艺术团艺术季的首场演出,交响音乐史诗《鄂尔多斯》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时代意义。这部作品由鄂尔多斯市文化和旅游局、鄂尔多斯市乌兰牧骑组织编创,中国广播艺术团和内蒙古著名艺术家联合打造,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讲述感人的中国故事,通过多元化艺术语言立体呈现鄂尔多斯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守望家园、根脉相承、践行绿色发展的奋斗历程,生动彰显新时代暖城鄂尔多斯的精神风貌与文化魅力,整部作品气势恢宏,既有史诗般的宏大格局,又饱含着细腻入微的情感张力,令人沉浸其中,回味无穷。
乐界名家齐聚,共谱艺术新篇
强大的创作与演出阵容是这部作品成功的坚实保障。交响音乐史诗《鄂尔多斯》由著名词作家、一级文学创作阿古拉泰倾情作词,其文字富有诗意与感染力,为作品奠定了深厚的文学基础;著名青年作曲家额尔定图精心谱曲,旋律优美且富有张力,将鄂尔多斯的地域特色与时代精神完美融合;一级指挥、中国广播电影交响乐团特邀指挥肖超执棒,凭借其精湛的指挥技艺,精准把控音乐的节奏与情感;小提琴演奏家、一级演奏员田雪担任首席演奏,琴音悠扬动人,他们携手中国广播电影交响乐团、中国广播合唱团、鄂尔多斯市乌兰牧骑,为首都观众献上了一场洋溢着浓郁地域风情的视听盛宴。
融合多元特色,乐章绘就宏图
交响音乐史诗《鄂尔多斯》共分为“萨拉乌苏”“青铜之声”“马兰花开”“十里春风”“高原激流”“绿色阳光”“擦亮荣光”“温暖世界”8个乐章,以深邃辽远的笔触,铺展了一幅跨越时空的壮丽画卷。
演出当晚,伴随着朗诵者深情的语调,首先将观众带入那遥远而神秘的萨拉乌苏故事中;接着,交响合唱《青铜,青铜》以其雄浑壮阔的旋律,重现了青铜时代鄂尔多斯的辉煌,让观众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沧桑;三重唱《马兰花开》通过“第一棵沙蒿”“果香飘远”“根”三个部分,细腻描绘了马兰花在鄂尔多斯大地上的生长历程与坚韧精神;古筝、唢呐与交响合唱的交织,将《高原激流》这一乐章推向高潮,展现了高原激流的磅礴气势;女声四重唱《幸福暖城》唱出了鄂尔多斯人民在绿色阳光下的幸福生活;交响合唱《温暖世界》中,原生态组合的精彩亮相,将马头琴、冒顿潮尔、呼麦、长调、羊皮鼓等传统乐器与现代音乐有机融合,展现了鄂尔多斯多元文化的独特魅力,观众们被这宏大震撼、直抵人心的艺术效果深深打动,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据悉,8月底,大型原创交响音乐史诗《鄂尔多斯》将在第十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举办期间上演,后续还将在呼和浩特市演出。(完)
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南街12号 邮编:100037
信箱: beijing@chinanews.com.cn 技术支持:中国新闻社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