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新闻4月25日电 北京市科协专业智库论策论道沙龙——“医药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道与策”近日在北京举办,涵盖院士报告、主题报告、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旨在引导技术、资金和人才要素更好地向医药生物产业集聚,推动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可持续、健康发展。
北京市科协一级巡视员刘晓勘表示,市科协将持续组织科技工作者,与昌平区携手围绕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问题,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决策咨询成果,共同服务北京医药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院士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赵继宗作了题为“脑机接口临床试验研究”的报告,系统阐述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他表示,从安全性、准确性、易用性、通用性和成本等诸多角度而言,脑机接口技术距离商业化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临床应用尚待时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脑机接口技术会为人类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政策法规处副处长王伟围绕“2025年北京市药监局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举措”作报告。他解读了《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5年)》,并介绍了下一步重点工作:一是向监管要实效,持续筑牢药品安全底线;二是向改革要动力,持续增强产业新质生产力;三是向能力要效率,构建科学高效权威的监管体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周程做了题为“脑机接口技术创新面临的方法论挑战”的报告。他表示,脑机接口正成为美国私人投资新风口,同时成为国内企业关注的热点。同时,详细阐述了脑机接口的内涵、分类与原理,以及脑机接口研发的哲学基础。
本次活动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主办,北京药学会、北京市科技教育中心(北京市科协党校)、北京市昌平区科学技术协会共同承办。(完)
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南街12号 邮编:100037
信箱: beijing@chinanews.com.cn 技术支持:中国新闻社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