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新闻4月22日电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下称北影节)于18日至26日在北京举办。北影节期间,一场别开生面的“水上红毯”在北京市通州区大光楼码头启航,将运河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现代时尚光影艺术相结合,为北京国际电影节增添了独特的运河光影魅力。
本次活动由北京广播电视台、通州区委宣传部、北京电影学院联合主办,旨在以前瞻的视角、创新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为全球电影人搭建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探讨通过电影创作传播运河文化
活动现场,演员肖央、电影录音师陶经、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影像总设计杨庆生、澳洲AIM公司创始人兼创意总监Richard Lindsay等嘉宾在大光楼码头顺着沿岸铺设的红毯分别登上3艘装饰精美的船只,启航驶向北京艺术中心码头。
沿途船只驶过千荷泻露桥、东关大桥、玉带河大桥、铁路桥、运通桥5座具有通州特色的大桥,嘉宾们在运河微风中围绕如何通过电影创作传播运河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以及结合电影产业发展探讨通州文化产业的方向、文旅演出的趋势和运河文旅项目的建议等话题展开了深入对话。
多方签署圆桌备忘录
在北京艺术中心滨河空间,北京市通州区、北京电影学院及行业、企业代表共同签署了圆桌备忘录,通过凝聚各方共识、搭建产学研平台,共同面向影像的未来发展,建立未来影像学学科体系,培养“艺工融合”的交叉学科人才,为中国未来影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仪式最后,嘉宾们共同拉动装置,升起由当代著名艺术家韩美林题字的“风帆”。“风帆”上写着“满帆光影乘风而行”,既代表了面向影像未来扬帆起航,又表达了“璀璨运河、智汇通州”良好寓意。
通州打造全域场景创新之城
近年来,北京市通州区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环球主题公园四时常新,三大文化设施璀璨绽放,各具特色的艺术小镇蓬勃发展,“湾里”项目、海昌海洋公园、顶点公园等众多在施项目正在加快建设。随着打造滨水活力空间,丰富水上运动、水景演艺等场景,全力写好大运河“水”的文章。大运河音乐节、运河有戏等演艺活动人气高涨,城市活力日益彰显,“全域场景创新之城”的蓝图正在逐步实现。
在视听产业方面,北京市通州区在全市率先提出支持网络视听产业集聚发展,布局紫光VID网络视听产业园,成立微短剧产业联盟,精心设计推出《副中心影视拍摄服务手册》,全力支持影视企业到通州落户发展。通过发布《副中心影视拍摄服务手册》、出台促进网络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打造紫光VID网络视听产业园等举措,吸引71家知名企业落地,助力20多个影视项目取景拍摄。创新成立微短剧产业联盟,整合40余家单位资源,为影视创作提供全方位支持,进一步提升该区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完)
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南街12号 邮编:100037
信箱: beijing@chinanews.com.cn 技术支持:中国新闻社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