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新闻4月9日电 《中国文化名片:北京中轴线非遗之旅》新书分享会近日在京举行。作为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部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的综合性文化读物,该书系统解读北京中轴线7.8公里沿线的文明密码。
活动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和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联合主办,北京环境科学学会生态环境悦读汇协办。
活动现场,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原副主任,北京史研究会原会长李建平以“北京中轴线非遗之旅”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他将北京中轴线生动比喻为“一曲跨越七百年的乐章”——永定门如“定调音符”般庄重开场,天安门广场奏响“人民至上”的激昂高潮,钟鼓楼则以“余音渺渺”收束悠长尾声。非遗如同旋律中的装饰音,赋予建筑以灵魂,让中轴线从历史中“活”了起来。
他表示,中轴线非遗的独特性在于“天人合一的时空观”。例如,先农坛二十四节气的农耕智慧,这些非遗不仅是传统技艺,更是中华民族对宇宙规律的哲学思考。这种超越时空的文明共识,成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纽带。中轴线既是中华文明的坐标,更是全人类的瑰宝。其承载的'以中致和'哲学智慧,为人类文明交流互鉴贡献了独特的价值参照。
《中国文化名片:北京中轴线非遗之旅》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集结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等专家团队共同撰写。全书以“空间为经,非遗为纬”,串联永定门至钟鼓楼15处遗产点,绘制十四章文化图景,精选数百张图片。其中既有天桥市井的烟火气、正阳门老字号的商魂传承,也有故宫的皇家礼制与钟鼓楼的“时间哲学”。书中特附录《北京中轴线非遗项目名录》,涵盖节庆民俗、传统技艺等十大类别,填补了中轴线非遗领域系统性研究的空白。
据悉,随着《中国文化名片:北京中轴线非遗之旅》新书在各大书店及线上平台热销,相关配套文旅活动、文创和展览等也将陆续启动,“非遗”创新传承将为北京中轴线注入新的生命力。(完)
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南街12号 邮编:100037
信箱: beijing@chinanews.com.cn 技术支持:中国新闻社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