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分社正文

心血管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启动 加速推进创新成果产业化落地

2025年03月26日 11:22 来源:中新网北京

  中新网北京新闻3月25日电  心血管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启动会暨第一届学术委员会日签举行。作为攻克重大疾病、提升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水平、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平台,“心血管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全重室”)是在原有“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以下简称“阜外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以下简称“阜外深圳医院”)与百洋医药集团共同重组整合而成。重组后的全重室将依托三方各自优势资源,在心血管疾病领域建立起覆盖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临床转化、产业落地的全链条创新体系,着力突破该领域关键技术瓶颈,推动更多先进的创新产品和服务转化落地、惠及患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胡盛寿在报告中指出,当前中国心血管病患者已达3.3亿,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危险因素流行,心血管病患病率、死亡率仍在持续攀升,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全重室将聚焦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创新器械研发、基层防控赋能技术等核心科研目标,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多学科交叉协同开展前沿基础研究,并通过院企联合,加速临床转化应用,建立符合国情的心血管疾病防治新模式,推动国家心血管防治事业整体能力的提升,为全球心血管健康事业贡献中国智慧与创新方案。

  阜外深圳医院院长助理王志华对阜外深圳医院的技术平台能力及科研进展作了详细介绍。他表示,阜外深圳医院作为全重室分院,将聚焦心血管疾病临床诊疗重大需求,围绕大湾区优势产业布局,充分发挥区域医学中心的资源优势与科研积累,探索心血管疾病临床干预的新靶点、新方案,推进药物与新型诊疗器械的研发和应用;通过全重室重组的契机,加强与北京阜外总部的联动工作机制建设,打造多层次的人才梯队,共同为心血管疾病防治的国家战略贡献力量。

  百洋医药董事长付钢在报告中分享了集团的创新孵化体系与心血管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他表示,百洋已在心血管疾病领域深耕多年,投资孵化了全磁悬浮人工心脏、心律失常立体定向放疗系统等创新型医疗器械,并与阜外医院合作成立心肌修复与再生药物联合研发中心。在国家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的战略背景下,百洋作为民营企业能够深度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发挥“产业投资人”优势,进一步为心血管疾病诊疗创新发展提供孵化支持与产业资源支撑。

  百洋基于产业资源积累和生态化创新机制打造的“百洋心血管创新药械育新基地”,入选了北京市十大未来产业育新基地。以育新基地的孵化能力为依托,百洋围绕全重室的科研资源与创新成果,整合生态体系中已孵化的十余家创新企业,构建起科研成果转化产业集群,建立国际领先的心血管药械源头创新制高点——中国心谷,加速孵化具有临床价值与国际竞争力的心血管领域源头创新药械产品,切实造福患者。

  心血管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作为百洋首次参与共建的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将为心血管疾病防治国家战略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药械研发提供源头创新和技术支撑。未来,百洋仍将继续立足医药健康前沿领域,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临床实际需求,持续加大对心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领域的创新投入,探索和拓展更安全、更精准、更高效的创新诊疗方案;努力成为源头创新的策源地、科技成果的孵化器、专业人才的集聚地,推动更多前沿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切实以科技创新优化医疗场景。(完)

编辑:杜燕

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南街12号 邮编:100037
信箱: beijing@chinanews.com.cn  技术支持:中国新闻社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