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分社正文

“欧盟企业走进海淀活动”启幕 共谋创新合作

2025年02月28日 18:32 来源:中新网北京

  中新网北京新闻2月28日电  28日,“欧盟企业走进海淀”活动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举办。与会嘉宾围绕全球及中国经济趋势、外资企业对华投资新态势、外资企业对在华营商环境的期待等话题展开深度对话,共同把握新形势、拓展新机遇。

  活动由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主办,海淀区商务局、海淀区政府外事办公室、中关村科学城投资服务中心承办。

  开放创新:尽显最具投资价值之城魅力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彦辞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欧盟商会会员企业对中国市场长期潜力普遍持乐观态度,预计未来几年欧洲企业在华数量将保持稳定。海淀区是许多会员企业的所在地,海淀区政府展现出解决外资企业关切的开放态度,体现了其营造良好商业环境的承诺。

  海淀区区长李俊杰表示,海淀资源优势独特、创新要素集聚,是全球最具创新创业和对外开放活力的区域之一。这里科教资源高度密集,原始策源功能强劲,现代化产业体系完备,营商环境一流。下一步,海淀将抢抓机遇,以开放姿态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开放共享的投资环境,全力打造高水平政策供给惠企、高效率精准服务助企、高标准要素保障强企、高质量综合监管安企、高品质法治建设护企“五位一体”的营商环境。打造世界一流的产业高地,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加快构建“1+X+1”现代化产业体系。搭建汇聚英才的广阔舞台,深化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深化人工智能人才特区建设,推动海淀成为全球人才和有志青年的向往之城、最具投资价值之城。

  全球经济变局下的海淀机遇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徐奇渊以“外资企业对华投资新态势”为主题与大家进行了分享。他指出,政府持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的努力,不但有效对冲了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而且进一步向全球展示了中国市场的新机遇和稳定的投资环境。去年年底以来,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持续发力,中国经济稳定因素、积极因素不断增加。未来一段时间,不仅是中国金融资产价值重估的时期,也是外资企业重新审视、投资中国的一个时期,外资企业对中国投资展现出积极态势。

  海淀不仅是科技创新的高地,更是企业成长的沃土。海淀区副区长隋晓峰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建设最具投资价值之城”为题,进一步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海淀区的区位优势、产业生态、政策举措和投资价值,诚邀欧盟企业和人才来海淀投资兴业。现场以视频形式发布《海淀区2025年最新惠企举措》,彰显海淀区以创新政策赋能企业发展的力度。

  企业扎根海淀的成长密码

  嘉宾对话环节,安可顾问(北京)总经理付晓雨、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郝奕、道达尔能源中国副总裁徐忠华博士等企业高管围绕“当前形势下,外资企业对在华营商环境的期待”进行交流,从企业角度围绕“政府如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外资企业的信心与活力”以及“如何整合自身资源,保持企业竞争力”建言献策。

  本次活动是海淀区与欧盟企业深化合作的起点。海淀区将以“政策迭代、生态优化、服务升级”为抓手,打造全球创新资源的“链接器”与“放大器”。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海淀区集聚96家国家级科研机构、100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全区GDP六成以上。

  未来,海淀区将继续发挥自身独特优势,进一步强化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协作,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当好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排头兵,致力于打造成为外资企业布局中国市场的战略高地。通过积极的政策支持与高效的资源配置,海淀区将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发展平台,以高水平开放助力区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完)

编辑:熊然

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南街12号 邮编:100037
信箱: beijing@chinanews.com.cn  技术支持:中国新闻社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