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分社正文

释放千亿级空间资源 北京昌平国土空间资源推介会共谋城市与产业共生之路

2025年02月26日 14:40 来源:中新网北京

  中新网北京新闻2月26日电 北京市昌平区正以一种全新视角和精细手法为国土空间“量体裁衣”,推动国土空间向美向优向精发展。2025北京昌平国土空间资源推介会25日举办,全面呈现昌平“产城融合、站城一体、活力宜居”空间规划蓝图,共同探讨产城融合、区域发展新机遇。

  全力打造产地人协同的活力新城

  会上,北京市昌平区委副书记、区长,未来科学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刘晓东强调,昌平区作为首都重点发展的平原新城,正以“创新胜地”“产业高地”“生活福地”“生态宝地”“营商旺地”为核心,沿着产城融合、站城一体的发展路径,全力打造产地人协同的活力新城。他表示,昌平区将持续优化空间布局,利用TOD模式激活城市新动能,以更好的投资条件和发展空间欢迎各界人士投资兴业。

  北京市昌平区委常委、副区长倪娜在推介会上全面介绍了昌平区“科教引领、四区聚能、宜业宜居”的发展蓝图。她指出,昌平作为首都北拓战略支点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引擎,正以“产城融合、站城一体、活力宜居”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

  会上,她对三大核心区域进行重点推介:回天地区依托二环出发的5条现状轨道,构建25分钟轨道生活圈,提供132.77万平米居住和产业空间;未来科学城形成“两区一心”空间结构,规划566.95万平米建筑规模,重点推介北四村B和创新基地住宅地块;昌平新城布局“两口”创新产业园,提供472.01万平米居住和产业空间,打造产、学、研、居一体发展的理想之城。

  北京市昌平区副区长马春秀详细介绍了昌平区配套设施建设成果。教育方面,已引进41所高校,聚集40个全国重点实验室,新增学位超3000个,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覆盖。医疗领域汇聚诺华制药、品驰医疗等龙头企业,在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前沿领域创新后劲十足,组建247名专家组成的“成果转化联盟”,打造层级齐全的卫生健康体系。体育设施方面,建成全市最大的白浮泉体育公园,实现“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成功举办多项国际赛事。民生方面,创新构建多层次服务体系,新城东区中心区规划建设大型商业综合体,回天地区打造“泛文娱”综合商业体,辐射百万居民消费需求。

  聚焦空间资源,释放发展潜能

  在专项推介环节,昌平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主任刘一红详细介绍昌平区主导产业及政策支持体系。2024年,昌平区GDP增长6.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新增“专精特新”企业271家,构建起“3+2+1”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政策支持方面,昌平区构建“1+1+N”创新政策体系,出台医药健康、先进能源、先进制造等产业专项支持政策,最高给予1亿元资金支持,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全链条、多维度的政策支撑。

  随后,北京未来科学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国浦详细介绍了未来科学城及周边区域的用地情况。2025年,未来科学城将推出3宗优质住宅用地,总建筑规模约37万平米,分别位于生命科学园三期、北七家镇歇甲庄村和创新基地南部,均具备优越的区位优势和配套设施。

  同时,重点推介11宗产业地块,总建筑规模约111万平米,涵盖生命科学园三期、朱辛庄街区、机器人产业园、沙河高教园、马池口埝头工业区、北七家成果转化基地和小汤山美丽智造园等多个片区。这些地块将重点发展医药健康、数字经济、机器人、未来能源、冰雪文旅等产业,打造高精尖产业集群。

  北京铭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云鹏重点推介13宗优质住宅、商业商务、工业用地。北京昌平科技园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颖就昌发展“基地+基金+产服”三位一体的产业创新生态体系进行详细介绍。

  深化政企合作,共绘产城新章

  推介会现场还举行了签约仪式,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与广州越秀地产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北京吴裕泰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履约监管协议。越秀、吴裕泰等企业的深耕布局,标志着昌平区与企业在产城融合领域的合作迈上新台阶。

  在房地产代表企业发言环节中,中海集团、建发房产、龙湖集团等企业代表纷纷表示,昌平区的产业用地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他们看好昌平的投资潜力和发展前景。企业代表们还就如何进一步推动产城融合、优化营商环境等话题提出了宝贵建议。

  推介会现场还设有主题展览,全景呈现昌平区域高质量发展动能。展览通过六大板块系统解码昌平发展密码:作为首都北拓增长极,昌平以”科教引领、四区聚能”为核心,2024年GDP增速领跑全市;依托医药健康、先进能源、先进智造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两谷一园"产业高地;全区储备40余宗优质产业用地,重点布局生命科学园等创新引擎;立体交通网络串联全域,名校名院与46座公园构建15分钟宜居生活圈;200余项城市更新项目,持续焕新城市面貌;2025年计划推出30宗商品房用地,推动"校研产居"深度融合,以更开放姿态赋能现代化新城建设。展陈通过数据可视化与场景化设计,生动展现"科技创新、产业向新、城市焕新"的昌平实践,为与会者勾勒出国际一流宜业宜居新城的未来图景。(完)

编辑:熊然

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南街12号 邮编:100037
信箱: beijing@chinanews.com.cn  技术支持:中国新闻社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