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分社正文

你的相册里,藏着北海公园的第365个故事吗?

2025年02月11日 22:05 来源:中新网北京

  从白塔的巍峨到九龙壁的精美

  从湖面泛舟的悠然到冬日滑冰的欢笑

  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蕴藏着说不尽的故事......

  在这里,我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力量,也收获了无数珍贵的回忆。每一次回望,都是对那段美好时光的无限怀念。北海公园,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每个人心中独一无二的记忆载体。

  在北京这座古老与现代交织的城市中,有一片静谧而充满故事的绿洲——北海公园。今天,我们将跟随几位记录者的脚步,聆听他们与北海公园之间那些难忘的故事,感受北海公园在不同人心中留下的独特印记。

  (以下图片等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童年的乐园】

  对于许多人来说,北海公园是童年的乐园,小时候,每次来到这里,总是迫不及待地奔向欢乐的海洋,荡秋千、划船、溜冰,那份纯真的快乐至今难以忘怀。那时的我们,总是幻想着能像小船一样在湖面上自由飘荡,探索未知的世界。

▲“六一”国际儿童节北海公园欢乐多  朱奇卓/摄

  图为1956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北海公园免费向儿童开放。你看,小朋友们在北海公园的游戏场上玩得多欢!

  2021年6月的一个清晨,北海公园迎来了一批小画家,他们面对荷池白塔写生创作。

▲北海公园写生  谢长血/摄

  2024年2月(大年初一),小朋友在北京北海公园内品尝棉花糖。北海公园在春节假期期间准备了丰富的游园活动,让游客尽享新春快乐。

▲北海公园年味儿浓  盛佳鹏/摄
▲北海公园冰场游客如织  玉龙/摄

  2024年1月的一天,北京天气晴好,北海公园冰场游客如织,家长与孩子一起体验冰上运动带来的乐趣。

  【青春的印记】

  青春是一首无悔的歌,北海公园见证了我们的成长与蜕变。我们曾在白塔下许下心愿,曾在五龙亭旁留下足迹。那些关于爱情的甜蜜、友情的坚固,在北海公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我们在这里学会了坚强,也在这里留下了青春的泪水与欢笑。

▲世乒赛运动员在北京游览  佚名/摄

  图为1961年4月,参加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新加坡代表、丹麦代表和尼泊尔代表等在北海公园划船。

  【共同的见证】

  在这里,每一处景色仿佛都在诉说着色彩斑斓的故事,记录着无数个春夏秋冬的交替。我们在这里驻足、留念,共同见证这份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宁静。

▲  北京民众为北海公园选Logo  富田/摄

  2010年4月18日,北海公园开展“爱首都、讲文明、树新风北海文明游暨标识评选”活动,邀请游客参与北海公园的标识评选。公园自开展形象标识征集以来,受到全社会广泛关注,公园从中精选出36幅供民众评选出自己心中的北海logo。

▲  北京迎文化遗产日 北海公园荡起“旱船”   张浩/摄

  2015年6月13日,演员正在北京北海公园表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延庆“旱船”。当日正值中国第十个文化遗产日,北海公园举行了非遗主题活动。

  【心灵的栖息地】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北海公园成为了我们心灵的栖息地。每当感到疲惫或迷茫时,我们总会来到这里,静静地坐在湖边,看着水中的倒影,听着远处传来的钟声,让心灵得到片刻的安宁。在这里,我们可以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找回内心的平静与力量。

▲  白塔夕影    陈良/摄  

  2025年1月,夕阳下北海公园标志性的白塔与城市中的高楼大厦以及远山融为一体。

▲  北京北海公园冬日雪景 (组图,部分)  王忠恕/摄

  冬日的北京北海公园银装素裹。在晨光初破的壮严白塔下,一群身着北海公园制服的员工,冒着严寒在清扫积雪,为游人漫步在美丽古老的皇家园林创造安全舒适环境。构成了一幅温馨的冬日画卷。

  2025年1月1日,夕阳下的北海公园美轮美奂,古建、湖面、鸳鸯、夕阳,构成一幅美好画面。

  北海公园,一个充满故事与情感的地方。在这里,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美好。无论时光如何变迁,这份记忆将永远镌刻在我们心中。

  组织架构

  指导单位: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

  主办单位:北京市北海公园管理处

  协办单位:中国新闻图片网、北京日报社北京晚报、北京日报客户端

  活动时间

  征集时间:2025年1月14日-6月10日

  评审公示时间:2025年6月下旬

  展览展示时间:2025年8月

  征集方式

  (一)摄影、短视频类

  投稿人可通过电脑端或移动端登录征稿平台“元景云”(s.cnsphoto.com)进入“我与北海公园的故事”活动页面投稿;也可关注“中新图片网”微信公众号并点击“我与北海公园的故事”活动投稿页面进行投稿;还可以进入“北京日报客户端”,在首页点击进入“我与北海公园的故事”北海公园开放100周年主题征集活动专题页面进行投稿。

  参赛者在投稿时请务必填写标题、拍摄时间、拍摄地点和简单的作品说明。摄影、短视频类作品投稿指南见链接:http://www.cnsphoto.com/hz/2023.html

  (二)文字类

  请按照投稿要求将文字作品以附件形式发送至指定工作邮箱beihaigongyuan100@126.com,邮件主题注明“我与北海公园的故事”(征文)字样,邮件正文应注明作者姓名、通讯地址和联系方式等,且稿件署名作者只能保留一位。

  参与对象

  面向全社会开放,专业摄影师、摄影爱好者、文学创作者及广大市民均可参与。

  征集内容

  (一)摄影、短视频作品

  内容要求:围绕“我与北海公园的故事”主题。

  1.我与北海公园的合影(需有新老照片的对比)

  2.风光类

  3.人文类

  4.节日庆典等活动类

  5.老照片(时间应为2000年以前)

  格式要求:图片文件须为JPG格式,每幅作品不小于3MB,长边不低于3000像素,彩色、黑白均可,拍摄设备不限。单张或组图均可。短视频作品时长要求30秒以内,MP4、MPG、MOV格式均可,像素不低于1080p,文件大小1G以内。投稿者线上提交作品时请务必填写标题、拍摄时间、拍摄地点并附简短说明(不超过300字)。

  (二)文字作品

  1.内容要求

  散文、短篇小说、随笔等形式均可,需围绕个人与北海公园的真实经历或情感联想展开,具有文学性和感染力,如有原创配图,图片以附件形式和Word文档一并发送。

  2.字数要求

  散文、短篇小说不超过2000字,随笔不超过1000字。

  3.提交方式

  Word文档或纯文本格式,附作者姓名、通讯地址及联系方式。

  4.作品展示

  优秀文字作品,在审核后刊登于北京晚报《五色土》。

  奖项设置

  所有主题作品征集完成后,主办方进行评审,入围作品将颁发收藏证书及北海公园文创纪念品。优秀作品将在北海公园集中展出,敬请关注。

  权责须知

  (一)所有作品内容必须真实,符合征集的主题。拍摄过程中,遵守《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及公园各项管理规定,如有涉及不文明拍摄,作品不予参赛。不得对投稿摄影作品原始影像删改、添加、技术合成等。可适当调整摄影作品亮度、对比度、色彩饱和度及构图剪裁等必要的后期处理,禁止任何歪曲作品真实性的操作。

  (二)为保证投稿作品评比的公正性、公平性,摄影类投稿作品不得加边框、水纹、签名等修饰。

  (三)不接受翻拍作品投稿。

  (四)所有投稿作品必须为作者原创,并拥有完整的著作权、肖像权等,确保作品无版权争议。所有投稿作品不得抄袭、拷贝、仿冒,尊重个人隐私与肖像权,涉及人物的作品需获得当事人同意。凡涉及肖像权、名誉权、著作权、隐私权、音乐授权等引发的法律问题及责任,均由投稿者本人自行承担。若有第三方对作品中的人、建筑或其他事物(包括但不限于短视频作品中所使用的音乐、字体、素材等)提出权利方面的声明或不满,投稿者应对作品可能引发的法律事务承担全部责任,主办方不承担任何责任。

  (五)本次活动不收费、不退稿。评选产生的入围作品公示完成后,将通知投稿者领取证书和纪念品。同时,视为投稿者同意北海公园拥有入围作品的使用权,主办单位有权将该作品用于活动相关的公益宣传使用,包括展览、画册、媒体宣传等用途,不再另付稿酬。

  (六)主办方收到投稿作品后,将于五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核,如有疑问可与主办方联系。

  (七)凡投稿的作者,均视为同意并遵守以上各项条款规定。不符合征稿要求的作品,一经发现将取消参赛资格。主办方拥有对本次征稿规则的最终解释权。

  联系方式

  摄影、短视频类:010-88311326(工作日期间)

  文字类:010-85201625(工作日期间)

编辑:熊然

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南街12号 邮编:100037
信箱: beijing@chinanews.com.cn  技术支持:中国新闻社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