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分社正文

北京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

2025年01月11日 22:17 来源:中新网北京

  中新网北京新闻1月11日电  北京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和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工作推进会10日在国家科技传播中心召开。会议旨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第28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部署和教育部、市委工作要求,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和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动员,为加快形成强大思政引领力,塑造新时代首都教育立德树人新格局聚力奋进。

  2024年3月,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在西城、朝阳、海淀、通州、怀柔5个区设立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改革创新试验区,聚焦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学科育人一体化、网络育人一体化、实践育人一体化等建设主题,开展探索实践。

  5个试验区负责人在会上介绍了试验区建设进展情况。西城区以“培育红墙边的时代新人”为中心目标,以“思政课程建设和思政队伍建设”为两大主线,重点实施“课堂提质、实践育人、阳光育心、家校协同”等四大行动,打造了“青春红游记”、AI赋能行动计划、红墙先锋大思政课等工作品牌;朝阳区将一体化改革纳入“宜学”朝阳建设总体安排,建立“双轴四维”区域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育人新架构,搭建有朝阳特色的“六个三”区“大思政”工作新路径,推出了“模拟政协”和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奥运场馆“大思政课”等特色育人品牌;海淀区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学校组织、社会参与”的思政教育一体化工作格局,创新“议题式”“活动式”等教育方式,创编科学、艺术等“大思政课”,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场馆里的思政课”,举办骨干思政教师浸润式研修,不断提升思政引领力;通州区共建区校联盟共同体,发起“北京市大中小学’运河思政’一体化区域创新示范联合体”,组建大中小学一对一手拉手团队,创新“相邻学段、小初高一体化、大中小一体化”纵向贯通教研方式和“思政课+学科课、党团队班课、心理课、实践课”横向跨学科教研方式;怀柔区建立全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改革创新试验区协调机制,建立“长城思政”“科技思政”“国防思政”“艺术思政”等思政共同体,组织开展“赋能心成长护航山里娃”“腾飞怀柔”等系列活动,形成“顶层设计有规划纵向衔接有机制部门协同成合力植根区域展特色”的教育新生态。

  为充分发挥优秀思政课教师传帮带作用,今年起,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以在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获奖教师为牵引,启动青年骨干教师“1+N”教研工作坊培育计划,带动更多青年教师集体研学研教,提高能力素质。9名思政课教师代表获颁任务书。

  同时,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充分发挥首都地区资源优势,依托北京高校思政课高精尖创新中心网络平台,上线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百人百讲”数据库和新时代首都伟大变革与成就案例库。

  会议部署了《北京市进一步推动学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实施方案》重点任务,要求建立健全理论武装、质量提升、协同联动、名师锻造、组织保障五大体系。清华大学介绍了推进“形势与政策”精品课程建设经验。

  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于英杰在讲话中表示,2024年,全市上下以首善标准推进一体化改革和思政课建设,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取得新成效、思政课建设获得新提升、一体化改革创新实现新突破。要持续健全一体化改革工作体系,建好一体化改革创新试验区和区域创新示范联合体,加快构建“市-区-体-校”四级联动体系。要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以更高水平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核心课程,加快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的课程群。要深化“大思政课”综合改革,建好用好新时代首都伟大变革与成就教学案例库,打造“四个中心”系列“大思政课”品牌,实施“爱北京 AI科创”行动计划,纵深推进“‘京’彩文化青春绽放”行动计划。要完善各级党委研究一体化改革和思政课建设工作机制,层层压实工作责任,研究建立一体化改革和思政课建设评价体系,强化结果运用。

  会前,朝阳区11所大中小学的师生们,以“亮马河治理的生动实践”为主题,共同进行场景式、沉浸式、互动式教学展示,集中展现了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探索成果。与会人员共同参观了各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工作成果展。(完)

编辑:熊然

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南街12号 邮编:100037
信箱: beijing@chinanews.com.cn  技术支持:中国新闻社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