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分社正文

向“新”而行 北京大兴全力打造宜居宜业永兴之城

2025年01月09日 22:50 来源:中新网北京

  中新网北京新闻1月9日电航空新城蓄势腾飞、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城乡面貌展露新颜、民生画卷底色更暖……记者从2025年大兴区“两会”上获悉,2024年,北京市大兴区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改革创新引领作用,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昂扬向上的崭新势头。

  建设花园城市,

  大兴新城西片区建设全面起势

  “打开围墙,开放绿地。漫步城市,鸟语花香,让老百姓走出来,就像在自家花园一样幸福。”当前,大兴区把改革推向前进,让城市实现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高品质建设花园城市,促进自然生态空间与城市空间相融合,推动绿色要素融入生活,让老百姓享受到触手可及的美好。

  大兴新城西片区迎来焕新蝶变,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丰富的生态资源,成为大兴区发展的璀璨明星。大兴新城西片区涉及7个村,4545户。大兴区首次创新“先建后迁”模式,截至目前,178万平方米安置房已全面封顶。聚焦“京雄战略新节点,产城融合新典范”定位,将“西片区”开发建设与生物医药基地扩区、新城核心区升级改造等一体化提升。最大化发挥轨道交通的带动效应,通过轨道线路和轨道站点,打造产城融合高能量生活圈。

  未来这里将成为“河畔花园永兴之城”。规划公园绿地面积220公顷,人均绿地面积22平方米,具有极高的“含绿量”。目前已启动“三大公园”绿心联通建设,加速永定河、小龙河、念坛河湖三大水系交错环绕、沿岸升级,“一城绿色半城水,百业繁荣万户兴”的大兴画卷徐徐展开。

  大兴区在重塑融合城市面貌的同时,城市发展活力也不断迸发。牢牢把握首都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新机遇,下大力气开展城市更新,统筹城乡、产城双融合,以绣花功夫深化城市治理,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匠心塑造精品城区,172个城市更新项目加快推进,60个老旧小区、69条背街小巷旧貌换新颜。

  优功能、提品质。未来,大兴区还将以宜居理念打造全域美景。促进城市空间与花园形态有机融合,编制花园城市建设策略,发布湿地植物图谱,重塑以“大尺度+微循环”为支撑的城市生态肌理。不断优化公园管理服务,促进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让群众推窗见绿、出门进园、行路享荫、四季赏景。

  推动农文旅融合,

  发展乡村焕发新气象

  “特好,特敞亮!我最喜欢的就是这面朝南的落地窗。”2024年12月15日上午,阳光把三层别墅照得通透明亮,北京市大兴区安定镇前野厂村的村民走进新房,脸上挂着止不住的笑意。当天,大兴区安定垃圾填埋场周边综合治理异地迁建项目东片区交付,1125户村民乔迁新居。

  安定异地迁建东片区1125户村民乔迁新居、旧宫南街3140户村民住新房、西红门大白楼1195户村民住上“小洋楼”、庞各庄镇入选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据了解,大兴区深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打造首批14个“一镇一村”农村集体经济新样板。围绕村美、业兴、民富,造福农民群众,打造北京特色的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

  深入推进改革,聚焦绿色转型,让农民获得感变实。大兴区还将做细做优农文旅融合发展,将京南艺术中心打造成北京文化新地标,让群众享受高品质的文化艺术成果。依托北京野生动物园,加快建设集旅游、休闲、商业、娱乐、服务于一体的京南文化旅游度假区。围绕“一轴两带三区”总体思路框架,深度挖掘西山永定河文化底蕴,显化“南中轴延长线”上南海子文化遗产价值,推出龙河、凤河文化带“民宿+旅游”网红路线。加强农业科技资源导入,加快科技创新主体培育,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争创5个市级示范“花园村庄”。

  67条通学公交保障孩子上学路,

  解决38万件群众“心头事”

  建成全市首个“家门口”智慧就业平台,劳动者足不出户即可享受智慧化精准就业服务;清华附中、中关村三小等5所市级名校签约落地,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2024年大兴区坚持人民至上,聚焦“七有”“五性”,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人民为中心、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高效办成21件民生实事,“七有五性”综合排名全市前列、21项指标全市第一。67条通学公交保障孩子上学路,38万件群众“盼的事”变成政府“干的事”。

  “上门服务也一年多了,我对他们真是挺感激挺满意的,原先我老走不出阴影来,工作人员小贾来了老给我开导,陪我聊聊天,我看见她就高兴。”吕清涛阿姨说。吕清涛是大兴区泰和园一里驿站签约的基本养老服务对象之一,驿站每周都会为老人提供上门理发、代买代办等老人需要的服务。

  这是大兴区不断完善养老服务机制、构建多元养老服务格局得一处缩影。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大兴区聚焦老年人“急难愁盼”和“老老人”问题,全力做好统筹规划、监督管理、服务保障和市场激励工作,不断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老老人”线上体检系统实现全覆盖,区级养老服务示范中心建成亮相。

  顺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期盼,大兴区把老百姓牵肠挂肚的教育、医疗、托幼、居住等“关键小事”当成“心头大事”。首个国家部委直属职业大学开校办学,建设5所学校,补充学位2760个。加快推动3家医院规划建设,建成全区首家互联网医院,异地在兴就医全面打通实时结算。“小小孩”托位数增至3546个,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7477套。

  办实事、惠民生。新的一年,大兴区将努力补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短板。加快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新建3个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确保北京第四实验学校如期开学,新增学位2880个。依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等优质资源,深化区域医联体建设,推动医疗服务能力提质增效。(完)

编辑:熊然

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南街12号 邮编:100037
信箱: beijing@chinanews.com.cn  技术支持:中国新闻社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