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新闻12月5日电 记者从北京市通州区检察院举行的“检护民生”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专项行动期间,北京市通州区检察院办理“检护民生”案件2500余件,推动民众权益取得显著成效。
据悉,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通州区检察院紧扣民众关心的民生热点,聚焦食品安全、生态保护、劳动权益保障等领域,积极探索检察履职新路径,为城市副中心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司法保障。
在“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中,通州区检察院充分发挥检察职能,聚焦服务区域经济、食品安全、医药健康、生态环境及社保等民生领域,加大司法保护力度。服务保障北京环球度假区、副中心千亿投资重大项目等重点工程建设;依法查处食品领域安全隐患,针对食品自动售货机未依法公示信息、织纹螺食品违规销售等问题,促成辖区内多项问题整改;办理多起废弃机油污染土壤、建筑垃圾违规处置案件,强化环境溯源治理,守护绿水青山;在社保领域开展医保基金骗保专项整治行动,推动行政机关对涉案被骗医保基金依法稳妥追回,有效打击医保药品倒卖等违法行为。
该院注重加强对特定群体的保护,创立“检心”守护联盟,与该区十余家单位建立长效协作机制。在劳动者权益保障、深化未成年人保护等领域,加强数据互联互通,实现从个案办理到类案监督再到社会治理的全链条监督。高质效办理支持起诉案件950余件,成功讨薪630余万元,联合相关部门深挖虚假招聘、黑中介等问题,持续净化劳务市场环境。在全市首创未成年人“1+2+3”帮教制度;办理通州区首例支持起诉制定监护人案,帮助困境儿童“幼有所养”。此外,联动京冀检察机关,开展跨区域司法救助,为困难妇女儿童提供多维支持,构建长效帮扶机制。
新闻发布会还发布了通州区检察院“检护民生”十大典型案例,包括环球度假区知识产权保护案件、医保药品倒卖案件、放射性污染防治公益诉讼案件等,以生动实例展现专项行动成效。例如,在保护知识产权案件中,检察机关通过全链条打击侵权行为,依法惩治假冒注册商标犯罪,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在打击医保药品倒卖犯罪中,通过行刑衔接机制,精准打击犯罪链条,守护百姓的“救命钱”;在放射性污染治理案件中,依托大数据监督模型,推动未取得许可的诊疗机构整改,消除“隐形”污染隐患。其他典型案例还涉及高空抛物危害防治、第三类医疗器械违规经营等领域。
该院副检察长李峥表示,通州区检察院将聚焦副中心民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加大办案力度,强化数据赋能治理,以专项行动的成色和成效回应民众更高司法需求,为副中心的民生福祉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检察力量。(完)
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南街12号 邮编:100037
信箱: beijing@chinanews.com.cn 技术支持:中国新闻社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