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分社正文

魔术“变”产业 专家共探文旅融合助力魔术发展

2024年09月13日 23:19 来源:中新网北京

  中新网北京新闻9月13日电 北京市文联12日召开“文旅融合助力魔术产业发展创新路径”专题研讨会,与会嘉宾围绕魔术产业发展、魔术人才培养、魔术传播推广等内容进行深入研讨。

  北京杂技家协会原主席李恩杰表示,近年来魔术发展态势喜人,全国各地都有各式各样的魔术活动,像上海国际魔术节在国际上已经产生了很大影响。要实现产业化的发展,首先要把魔术作为一个产品,重视观众和市场的需求,打造具有持续性品质保证的魔术节目或品牌,展现中国魔术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徐秋认为,魔术与文旅的结合可以从三个方面探索:一是挖掘传统,比如可以演绎古代是如何演魔术、看魔术的,把魔术的发展历史当做一个故事来讲,再与自然风光、人文景点相结合。二是借鉴外国的经验做法,学习他们比较成熟的表演形式,让魔术、杂技秀成为带动观众来旅游消费的必选项。三是加强创新突破,避免魔术表演的同质化,形成各具特色的差异化发展道路。

  北京杂技家协会副主席傅琰东认为,魔术师要主动适应各种各样的表演环境和场域。他分享了团队近年来从事小剧场魔术的收获和体会,小剧场魔术对表演的要求很高,环节设计要精巧,音乐配合要到位、多媒体大屏切换要流畅,表演要不留痕迹。小剧场直接面对观众,经过小剧场历练的年轻魔术师会成长得更快一点,能够根据观众需求去进行作品创作。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副教授白晓晴认为,与传统魔术相比,当下的魔术演出在舞美、灯光、互动的设计下日益产业化。比赛是在专业视角推动魔术艺术价值的更新迭代,但就市场来说,应从消费层面逆推产业发展的逻辑。她还提到,现在的魔术短视频教学非常火,可以尝试在视频传播中兼顾观众的解密心理,适当让渡开放魔术的基本技巧,通过直播、短视频等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上魔术,并参与其中。

  本次会议由北京评协、北京杂协共同承办,是北京文艺评论热点现象研究系列研讨活动之一。(完)

编辑:杜燕

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南街12号 邮编:100037
信箱: beijing@chinanews.com.cn  技术支持:中国新闻社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