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业食品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举办。马平川 摄
北京农业食品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举办。马平川 摄
中新网北京新闻6月23日电 (郭颖庭)北京农业食品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22日在北京平谷金海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北京农业食品合成生物创新孵化器、北京生物制造食品风险评估与合规保障共性技术平台等5个项目揭幕启动。
本次大会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政府主办,以“合成生物,智造未来”为主题,设置揭牌、启动仪式、项目签约、政企交流等环节,共200余人出席大会。
加快布局合成生物未来制造
近年来,合成生物学被公认是继“DNA双螺旋结构发现”和“人类基因组计划”后的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生物制造亦被视为有潜力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键力量。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预测,到2030年,相关产业规模将达到全球工业生产总值的35%。极具高质量、高效率、绿色可持续特色的生物制造,成为全球主要国家创新竞速的新赛道,其未来产业发展亦是各方竞抢的新阵地。
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许心超在致辞中表示,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市高度重视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农业食品领域是合成生物学重要应用场景。抓住合成生物发展机遇、前瞻布局培育壮大农业食品合成生物制造产业,是北京市和平谷区抢占未来产业发展机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与首都高质量发展高度契合。
作为农业中关村建设的主阵地,平谷区在合成生物制造领域,已汇聚了一批重点高校和科研机构、大型企业研发总部和创新型科技企业,初步形成了“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的总体态势。
平谷区副区长刘堃介绍,平谷区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发展,将结合农业中关村建设,坚持“差异化、特色化、高端化”原则,发挥现有生物育种、营养健康等领域创新资源优势,聚焦农业、食品、营养领域合成生物学的开发应用,加快构建“基础层创新突破、平台层赋能转化、应用层产业培育”的合成生物制造创新生态和产业体系,推动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与核心装备攻关,促进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创新消费场景和体验,延伸农业食品的价值链、产业链,着力发展国际差异化优势强、战略重点相关及商用前景明晰的高成长行业,力争将平谷区建设成为代表北京、引领全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农业食品合成生物创新源头和成果转化中心,全力培育高端生物制造集群。
在政策方面加强市区协同,在北京市合成生物制造若干措施策基础上,叠加使用《北京市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中关村建设的十条措施》,为合成生物制造人才配套、政策扶持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务。
在创新方面强化场景应用,鼓励相关单位加强合作、建立产用联合体,协同开展产品性能测试评价,对首次实现产业化应用的自主创新产品,按照规定予以支持。
在区域协同方面加强联动,与天津、河北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开展农业食品合成生物制造专业园区共建、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实现更大范围的产业协作。
五大项目揭牌启动
经前期培育,目前平谷区已经汇集了保利集团、正大集团、首农集团、北大荒集团、新希望集团、华大基因等多家行业龙头企业,以及专注创新蛋白领域的北京苏陀科技等创新企业,产业势能集聚,创新资源富集。
北京农业食品合成生物创新孵化器、北京生物制造食品风险评估与合规保障共性技术平台、中新乳业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中心、SynBio-AI生物系统设计工具平台、北京合成生物概念验证加速营五个重点项目在大会上正式揭幕启动。
北京农业食品合成生物创新孵化器将打造集研发、中试、验证、孵化、产业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合成生物先导区,为未来农业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北京生物制造食品风险评估与合规保障共性技术平台,围绕我国在生物制造食品研发创新和产业化中面临的技术法规需求,致力于打造集质量控制与标准、风险监测与评估、合成生物安全评价、功能与毒理评价等研究服务于一体的产业化保障平台,将促进生物制造食品原料创新和转化落地,发挥标准对产业的引领规范作用,支撑生物制造食品新质生产力形成。
中新乳业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中心,是以中国食品院与恒天然大中华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大背景而成立的,双方将共同开展行业会议、人员培训、标准制定、技术创新、产品创制、可持续发展理念应用等,为中国、新西兰乳制品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SynBio-AI生物系统设计工具平台,是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联合华大基因和在京科研院所筹建而成,主要利用北京在大模型、人工智能(AI)、组学大数据库、合成生物等领域的前沿技术优势,实现智能化超高通量挖掘设计新型调控元件、AI指导创制高性能酶元件、AI辅助酶定向进化、智能构建高效生产底盘细胞等产业转化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达到平台智能化、实验自动化、预测精准化、数据标准化。
北京合成生物概念验证加速营,是由平谷区携手全球知名加速器Plug and Play璞跃中国联合发起。加速营将聚焦食品、健康、农业等重点赛道,全球招募百家合成生物科技企业,精选30家优秀项目入营,推动头部需求企业与科技创业公司开展开放式创新合作,助力平谷区集聚合成生物产业创新资源,实现合成生物未来产业的创新加速与传统优势产业的创新升级。目前,百事、韩国希杰集团、先正达、布勒集团、九鼎伟业集团等头部企业正式入营,在平谷面向全球合成生物科技企业发布需求并开放合作。
8项合作现场签约
作为本次大会的一项重要成果,大会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北京农业食品合成生物创新中心分别与天津大学合成生物前沿研究院、中科院深圳先进研究院、蒙牛集团、元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4家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平谷区人民政府分别与诺和新元集团、北京藻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茵塞普科技(深圳)有限公司3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围绕推进农业中关村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发展,在推动前瞻性研究和先进技术先行先试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北京平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与黑龙江佳木斯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理委员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共谋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建设。
当天下午,同期举办了生物制造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研讨会和平谷合成生物制造政企交流会,介绍了现行法规体系和科学共识、平谷区科技产业发展情况及相关政策,以及北京生物制造食品风险评估与合规保障共性技术平台等。(完)
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南街12号 邮编:100037
信箱: beijing@chinanews.com.cn 技术支持:中国新闻社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