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分社正文

专家:乙肝人群临床治愈循证医学证据逐步丰富

2024年05月21日 19:12 来源:中新网北京

  中新网北京新闻5月21日电  以“聚中国智慧,共绘慢乙肝临床治愈新蓝图”为主题的第六届慢乙肝临床治愈学术大会举办。与会嘉宾谈到,近年来,慢乙肝防治指南与共识不断更新,扩大了抗病毒治疗人群,同时慢乙肝临床治愈循证医学证据逐步丰富,不同类型乙肝人群临床治愈相关研究取得成果。

  病毒性肝炎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目前,中国在乙肝防治方面有了显著成效,但距离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90%诊断率和80%治疗率仍差距甚远。

  中国乙肝防治指南均建议开展乙肝筛查,2019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鼓励在不涉及入托、入学和入职的健康体格检查中或就医时进行筛查。2022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指出对一般人群应进行乙肝表面抗原筛查。

  近年来,指南和专家意见逐步扩大乙肝抗病毒治疗适应证。2022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建议30岁以上或者有肝癌家族史的患者,只要乙肝病毒阳性,都建议积极抗病毒治疗,其他乙肝病毒阳性者,转氨酶持续高于正常值的也应积极抗病毒治疗。

  那么,慢性乙肝治疗还能再扩大吗?北京大学医学部庄辉院士表示,2022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基础上,还能再扩大治疗的患者包括:转氨酶正常但数值偏高的慢乙肝患者;不确定期慢乙肝患者;有合并感染、并发症的慢乙肝患者;经过治疗乙肝表面抗原消失的乙肝肝硬化患者。研究显示,这些患者肝癌、肝病和死亡风险都比较高。

  “目前,我国乙肝相关肝癌的疾病负担仍然严重,因此积极的乙肝防治措施尤为重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谢青说。

  慢乙肝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就能使肝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大幅降低。谢青表示,研究显示,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降低肝癌风险,核苷类药物可降低50%的肝癌发生风险,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可进一步降低90%的肝癌发生风险。基于聚乙二醇干扰素的治疗策略,可为慢乙肝患者提供双重获益——临床治愈和预防肝癌,且越早临床治愈,肝癌发生风险越低。

  过去,乙肝被普遍认为无法治愈,要终生携带病毒。随着研究的深入,乙肝临床治愈概念被提出并被国内外肝病专家认可,一旦获得临床治愈,肝癌风险等同于健康人群水平,抗病毒药物也有望停用,患者获得与正常人一样的健康生活。

  那么,到底什么是乙肝临床治愈?中国乙肝临床治愈情况如何?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贵强说,乙肝临床治愈是指血清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病毒DNA持续检测不到、乙肝e抗原阴转、伴或不伴抗-HBs出现,肝功能保持正常,影像学检查未发现肝脏组织学有其他病变。多项研究证实乙肝临床治愈后肝癌累积发生率低至1.5%左右。他还分享了不同乙肝人群临床治愈的现状。

  关于儿童乙肝的临床治愈情况,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王福生称,婴儿期启动抗病毒治疗临床治愈率超过90%。儿童乙肝经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的疗效优,且年龄越低临床治愈率越高,低龄是乙肝患儿实现临床治愈的优势因素,因此,婴幼儿应尽早抗病毒治疗。

  为进一步推动中国乙肝临床治愈进展,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等单位已在全国启动“乙肝临床治愈门诊规范化建设与能力提升项目”,计划到2025年,在全国建设超过百家乙肝临床治愈门诊,实现乙肝诊疗、临床治愈网络广覆盖。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高志良表示,中国乙肝感染者很多,分层、规范化全程管理很必要。目前,北京、广州等地医院已陆续开通乙肝临床治愈门诊,乙肝临床治愈门诊将为乙肝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提供一站式服务,项目还将搭建国家级的专病数据库等。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理事长王宇表示,尽管当前中国已具备了消除病毒性肝炎危害的主要条件,但要实现消除病毒性肝炎危害的目标,“筛查率低、就诊率低、治疗率低”依旧是防治肝炎路上的拦路虎。消除肝炎危害行动需要多方协同、形成合力,探索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创新模式,建立病毒性肝炎防治协作机制。

  此次大会由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中联肝健康促进中心联合主办,厦门特宝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协办。会上,海南省人民医院林锋、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高海兵等分享了乙肝患者健康管理相关工作。(完)

编辑:杜燕

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南街12号 邮编:100037
信箱: beijing@chinanews.com.cn  技术支持:中国新闻社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