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分社正文

专家探讨神经罕见病早筛早诊早治新模式

2024年03月01日 13:04 来源:中新网北京

  中新网北京新闻3月1日电 在第十七届国际罕见病日到来之际,中国抗癫痫协会发起的神经罕见病线上学术研讨会召开,多位专家围绕中国儿科神经罕见病的诊疗进展、早筛早诊早治新模式和互联网远程管理新经验等进行分享交流。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王艺教授在“中国儿科神经罕见病诊疗进展”主题分享中指出,目前约有1万种罕见病,遗传相关罕见病约7000种,而如何对罕见病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是一项世界性难题。近十年来,中国罕见病领域迎来大发展,尤其是基于中国分子遗传诊断技术的广泛使用的情况下,罕见病的筛查和诊断能力有所提升。据统计,中国目前罕见病患者超6000万人,每年新增20万人。虽然罕见病的诊疗有所进展,但还存在诸多未尽之需,对此,中国从制定罕见病目录、组建诊疗协作网、激励药物研发、加快审评审批、发展医疗保障体系等方面发展,加速破解罕见病诊疗延迟和用药保障困难等问题。

  在罕见病治疗方面,目前仅有不到10%的罕见病有相应的治疗手段,罕见病的药物研发依然任重道远。目前,神经罕见病领域的治疗发展较为完善,并走在前沿,国际上关于神经罕见病药物的新研发方向包括基因替代、多能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治疗、基因编辑技术、RNA小分子治疗等。同时,国内学者也正积极研发罕见病新药,开展相关临床试验,如“罕见病SMA基因治疗新疗法临床试验”等。

  关于如何进一步推进中国罕见病事业的发展、促进“孤儿药”研发由冷变热,王艺提倡:首先,国内应积极开展疾病自然史研究、基于队列的神经系统罕见病的组学研究、通过人工智能监测识别罕见病表型和建设知识库等,从而更好地基于临床表型和基因组学特征长程化刻画疾病轨迹;其次,还应加速推进原创药物的临床前和临床研究,促进罕见病原创药物的研发和落地;此外,罕见病患者组织在科技创新转化上是不可或缺的力量,临床学者应与患者平台联合起来共同努力。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罕见病防治的最佳途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的熊晖教授在“中国神经肌肉罕见病早筛早诊早治模式分享——以SMA为例”主题发言中指出,目前,脊髓性肌萎缩症的疾病修正治疗(DMT)药物——诺西那生钠和利司扑兰已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可及性大大增加,但如何让更多患者尽早获益,仍是目前SMA等罕见病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SMA的早筛早诊早治新模式值得临床关注。

  去年初,还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工作的熊晖牵头的“中国SMA新生儿筛查及干预模式多中心大型队列探索研究项目”启动,截至目前已筛查近25000例新生儿,其中2例阳性,项目组在明确诊断这两例患者后同时启动多学科讨论,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并进行综合管理与随访。熊晖指出,临床科室应与新生儿筛查机构密切合作,建立专病团队,做到“筛、诊、治”一体化,形成罕见病早筛早诊早治新模式,更好惠及患者与患者家庭。

  随访对于罕见病患者的康复和治疗至关重要,而远程随访为临床提供了新的思路。对此,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胡君教授进行了“基于远程的SMA患者随访管理和患者自我报告结局(PRO)”的经验分享。胡君认为,PRO在SMA全面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与运动功能量表互为补充,可帮助临床医生探寻患者/家属真实体会、考察疾病自然史及负担、全面评估治疗情况等。

  目前,国外已建立多个基于远程的SMA随访和PRO相关工具,如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系列(PedsQLTM),SMA自理生活能力量表(SMAIS)、神经肌肉疾病照顾者经验评估量表(ACEND)等。这些量表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国内外SMA的临床科研,部分量表在我国临床多学科管理的工作中已经得到应用,目前国内学者正进一步探索患者PRO数据的可靠性和价值,期待其能够广泛应用于患者评估。未来我们仍需探索SMA的数字化管理及远程随访工具,并联合患者平台,实现SMA全病程管理。

  会上,国内多位顶尖儿童及神经科学领域专家针对罕见病的早筛早诊早治、随访管理和患者PRO及罕见病高质量临床证据生成等话题进行讨论。专家谈到,罕见病是一项涉及多部门、多机构、多平台的社会性问题。未来,罕见病领域的发展除了需要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撑,还需医疗机构和医疗协会、广大临床医师以及患者平台多方支持,共同努力推进罕见病防治能力、精准诊疗能力、多科学管理能力以及科研能力的提升,不断加强用药保障,为患者带来福祉。

  中国抗癫痫协会发起罕见病日关爱活动,邀请国内部分儿童神经专家于3月2日通过“银杏e院”(中抗互联网医院)开展义诊活动,帮助解答罕见病患者的诊疗问题。(完)


编辑:杜燕

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南街12号 邮编:100037
信箱: beijing@chinanews.com.cn  技术支持:中国新闻社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