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分社正文

政协委员姚学祥:增强城乡韧性应对气候变化

2024年01月24日 13:25 来源:中新网北京

  中新网北京新闻1月24日电 (记者 杜燕 徐婧)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更加频繁,对首都安全与发展带来挑战。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原主任、科学委员会主任姚学祥提出,在加快韧性城市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强山区农村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韧性乡村。

  2023年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全球年均温度高于工业化前水平1.45 ± 0.12 °C,接近《巴黎协定》设定的极限。强降雨、洪水、迅速增强的热带气旋带来了一系列的破坏、死亡和巨大经济损失。在北京,2023年,7月29日至8月2日出现罕见的特大暴雨、12月份出现破纪录持续寒冷天气。姚学祥谈到,要正视气候变化现实。目前气候变暖的速度越来越快,影响越来越显著,须立刻采取有效行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而减缓气候变化最简单、高效的措施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作为首善之区,北京理应加快绿色低碳发展,率先实现双碳目标。

  在他看来,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进程已经开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会更频繁、更强烈。气候变化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影响不同,需要科学分析、精细评估。如,北京夏季高温天气会增多、增强,电力负荷峰值会不断刷新,迎峰度夏的压力会加大;暴雨的极端性会增强,降水极值回现期缩短,防汛减灾救灾的压力加大;植被覆盖度会增加,森林防灭火压力加大。

  姚学祥谈到,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多种气候驱动因子和灾害交织发生,给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带来巨大风险,这类事件称为“复合型极端事件”。它们因复杂程度更高,往往比单一变量事件更易造成严重影响,应重点评估和应对复合型极端事件风险。

  如何评测“风云”?作为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原主任、科学委员会主任,他表示,实现气象精准预报的核心技术是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以前引进欧美开源模式,但无法取得数值预报模式中的关键核心技术,因此数值预报水平长期落后和受限于欧美发达国家。如今,数值预报中心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建成国际先进水平的数值天气预报系统,推动中国天气预报准确率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进一步提升。

  据介绍,中国数值天气预报可用预报天数从6.1天提高至8.1天,强降水预报能力已达到国际先进模式水平,卫星资料同化技术不断优化,卫星资料同化占比提高到80%以上,国产卫星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区域模式的分辨率从10公里提升至1公里,更新频率从6小时提升至1小时,暴雨预报和台风路径、强度预报的准确率有较高提升,对冰雹、飑线等小尺度强天气预报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数值预报业务产品从2012年的5类300多种增加到目前的9类上千种。

  目前,数值预报中心建立了全链条0至15天无缝隙数值天气预报业务平台和次季节-季节预测系统,实现中国气象预报预测和服务能力的快速提升。这些科技成果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典、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以及2023年成都大运会、杭州第19届亚运会等重大活动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科技支撑作用。  

  姚学祥谈到,北京市历来重视天气预报,持续推进0-12小时天气预报准确率提升工程,在气象灾害防御、重大活动保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气候问题同样重要,必须高度重视气候科技和服务。他建议,加强气候规律及其影响研究。要发挥好首都区位优势,推进北京气候中心、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等改革和建设,主动加强与国家气候中心、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家级科研机构合作,强化北京和京津冀区域气候变化规律和影响的研究,大力发展气候科技与服务,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2023年夏季的特大暴雨,门头沟、房山受灾严重。他称,特大暴雨灾害应对很成功,但也暴露了抗御重大灾害能力、适应能力和快速恢复能力还有较大提升空间。“7.21”和“23.7”重大灾情都发生在山区,反映了华北特大暴雨与地形有关的特征,也暴露出农村特别是山区气候韧性短板。因此,建议在加快韧性城市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强山区农村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韧性乡村。

  此外,姚学祥谈到,近年来,北京市气象部门主动融入美丽中国建设,在城市总体规划、通风廊道设计、花期预报、花粉监测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不足。如,基础数据和科技作用发挥不足;针对美丽中国建设气象保障的技术储备不足、服务精细化不够;跨部门合作不够,生态气象服务效益发挥不充分等。

  他建议,北京市气象局进一步加强生态气象服务,将气象工作深度融入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建设,积极参与生态价值评估、核算,积极开展生态工程和城乡建设气候可行性论证;加强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主动服务风光水能源开发与运维;市区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重视发挥气象部门作用,因地制宜,趋利避害,科学评估,权衡经济和生态效应,找准气候资源价值转化的关键点,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为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完)


编辑:杜燕

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南街12号 邮编:100037
信箱: beijing@chinanews.com.cn  技术支持:中国新闻社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