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分社正文

探秘“科技特种兵”如何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

2023年07月15日 22:42 来源:中新网北京

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中心供图

图为中心主任王茤祥。中新社记者 杜燕 摄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北京主题采访活动12日走进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中新社记者 杜燕 摄

  中新网北京新闻7月15日电 (记者 杜燕 徐婧) 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简称“中心”)是中国第一个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目前,中心与国内外大学联合实施前瞻性项目208项,约50%来自国际,约10%为世界首创或领先,培育硬科技企业105家,实现了较好的创新加速效应,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北京主题采访活动12日走进该中心,探秘这里的“科技特种兵”如何创新项目组织模式,服务国家颠覆性技术创新?如何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2014年,北京市组织北大、清华等13所大学联合创建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并先后设立美国、英国、香港分院,与20多所全球顶尖大学联合构建大学前沿探索、中心技术加速、企业产业演进的一体化创新链,形成从科学向技术转化的系统性能力,加速成果转化,2020年升格为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为科技自立自强发挥特种兵作用

  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王茤祥表示,目前,中心与国内外大学联合实施前瞻性项目208项(约50%来自国际),约10%为世界首创或领先,培育硬科技企业105家,其中上市企业9家,实现了较好的创新加速效应,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他称,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研发改变游戏规则的关键核心技术。鉴于中心初步形成了全球化布局、开放式发现、逻辑式评价、滚动式支持、接力式加速等颠覆性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一支高水平项目管理运营团队,2022年科技部部署由中心组织实施该专项,为科技自立自强发挥特种兵作用。

  “未来,中心每年将新增项目50项至100项,加快形成引领带动效应。”王茤祥表示,中心与全国优秀项目组织单位、一流大学等组成了颠覆性技术创新网络,选拔和实施了一批引领未来和突破“卡脖子”难题的重大项目,得到高度评价。

  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

  北京近年来充分发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辐射带动作用,务实推动北京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任务高效落实,努力提升京津冀区域在全国带动力和影响力。尤其是强化协同平台共建,推动创新资源共享和联合研发。

  “针对京津冀三地创新资源分布不均衡、产业结构差别大的特点,中心不简单采取长三角、大湾区常用的复制或线性延伸等区域创新合作方式,而是按照‘能力高度集中、能量广泛辐射’的模式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推进北京的创新能力赋能津冀产业发展。”王茤祥说。

  他介绍,“创新链—产业链”耦合的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初见雏形。以北京为重点、天津及河北为补充,按照“专业”维度建设研究平台,与国内外一流大学构建完整创新链和系统性能力,对大学最新基础研究成果进行接力式攻关,研发前瞻性技术,加速颠覆性创新,培育高精尖产业,培养创新型人才。

  京津冀结合三地重点产业,一方面组建区域成果转化中心,批量承接中心形成的前瞻性、颠覆性项目及整合的相关技术进行转化,培育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联合龙头企业按照“产业”维度建设技术创新中心,梳理全产业链关键技术需求,通过供应链协作、研发合作等形式将中心的技术融入产业链,并通过颠覆性机制持续发现和利用全球化创新链持续攻关全产业链核心技术,接续转化和推广应用。

  他表示,通过“科学驱动—需求牵引”双向融合性创新推动促进产业升级、营造产业生态,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目前,已建成或正在筹建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包括通州绿色低碳、燕郊先进制造、雄安智慧城市、天津光电等,并与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等建立了联动机制,中心将作为其前沿技术实验室,为其提供关键核心技术支撑。

  王茤祥指出,“市场决策+属地支持”的跨区域协同机制加速推进。京津冀三地共建知识产权基金(京津冀协同创新基金),作为项目决策平台,按照统一的市场化机制决策和投资项目,京津冀三地按照属地原则跟进资助。首期基金总规模25亿元,拟由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出资30%、京津冀三地政府各出资10%、社会资本出资40%组成。通过共同的资本平台,实现三地结构性连接和市场化高效配置创新资源,探索出区域联动新模式。

  记者从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了解到,北京将持续推动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共建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通州中心、燕郊中心、天津中心,持续加速原创技术成果的熟化和产业化;支持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不断完善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共同培育筛选一批具有产业化前景的原创性技术成果,引导更多北京创新科技成果在津冀转化落地,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区域内转化效率和比重。

  围绕着力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北京将充分发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推动河北、天津承接北京科技溢出效应和产业转移,高质量推动京津冀协同创新不断迈上新台阶。(完)

编辑:杜燕

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南街12号 邮编:100037
信箱: beijing@chinanews.com.cn  技术支持:中国新闻社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