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分社正文

生态都市吸引动物来客 北京筑牢生物多样性“保护网”

2022年05月22日 12: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在北京发现的黑鹳。

在北京发现的长耳鸮。

  中新社北京5月22日电 (徐婧 陈杭)2012年,调查人员在北京房山十渡地区发现41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和11个黑鹳巢穴;十年间,原本以房山为迁徙中转站的黑鹳在此安家,种群数量增长到100余只,并飞出房山在北京其他区域定居。

  5月22日是第29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为所有生命构建共同的未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日前发布的《2021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21年北京阶段性调查实地记录各类物种3702种,2020-2021年累计记录6283种。实地记录北京新记录物种17种。

  如今,已有至少596种陆生野生动物在京繁衍生息。北京,这座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正通过栖息环境恢复与建设、野生动物监测与救护,以及不断加强的执法力度,为在此生活的野生动物构筑起坚实可靠的保护网。

  “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体现了近几年北京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野生动物保护持续向好发展”,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处处长张志明介绍,《北京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中,记录了北京地区分布的陆生野生动物33目106科596种。其中,有126种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包括黑鹳、褐马鸡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0种,豹猫、鸳鸯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6种。

  为使更多野生动植物在京栖息,北京建成了79处自然保护地,90%以上的国家和地方重点野生动植物及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

  张志明介绍,这79处自然保护地可分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地质公园五类,总面积约占市域面积的22%。旨在通过设立保护地,实现保育自然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与地质地貌景观多样性,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等功能。

  以北京市延庆区为例,2020年,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创新性地在鸟类集中停留觅食区建立鸟类食源地—鸟粮田,种植农作物供鸟类享用。当年,此地日观测灰鹤数量最大达5000只;今年2月5日,保护区内拍摄到大批灰鹤在冬奥雪道上盘旋,呈现出“鹤喜冬奥”的画面。

  “鱼逐水草而居,鸟择良木而栖。”得益于因地制宜的保护措施,野生鸟类的种类也和数量同步增加。十多年来,延庆的野生鸟类从2005年的233种增长至390多种。据统计,延庆现存陆生野生动物物种数量占全市陆生野生动物物种总数的75%,成为北京市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涵养区之一。

  在生态涵养区,自然保护地为野生动物提供生存空间;在北京城区,随着大气、水质治理成效显现,在闹市中的公园也可见野生动物的身影。

  今春以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水塘中,游动的蝌蚪为清池增添生趣,在城区公园“听取蛙声一片”成为现实。

  “两栖类动物是一地水质好坏的重要指示物种”,张志明说,由于两栖动物裸露在水中生活,水质对其影响非常大,这也是在城市公园很难听到蛙鸣的重要原因。但随着近年来全市各公园的水质条件改善,蛙类出现得更多了。

  “如果蛙类数量增加,蛇类等爬行动物也会随之增加。共存的物种越多,食物链越稳定,生态系统越完善,生态环境也就越健康。”他谈到,北京近年来还在相关区域增建了小微湿地,为野生动物扩大生存空间。

  《北京市湿地保护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显示,截至“十三五”末,北京市400平方米以上湿地总面积有5.87万公顷,万亩以上大尺度森林湿地有10余处。“十四五”时期,北京计划累计建设小微湿地50处以上,持续发挥湿地净化水质、美化环境的示范作用。

  除适宜生存的自然环境外,野生动物在京栖息还有“硬”保障。2020年实施的新版《北京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把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均纳入保护范围,明确规定全域禁猎、全面禁食。

  2021年,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共接收市民救护以及公安等执法部门罚没野生动物252种3157只/条。张志明表示,救护野生动物的数量增加,执法罚没的野生动物数量下降,体现出首都市民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不断增强。

  “下一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将加大对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野生动物救护效率,与市民一同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北京。”张志明如是说。(完)

编辑:陈建

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南街12号 邮编:100037
信箱: beijing@chinanews.com.cn  技术支持:中国新闻社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