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新闻10月30日电 “2025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首都前沿学术成果报告会(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近日在北航科技园唯实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举办。作为第28届北京科技交流学术月的主题活动,报告会以“交叉融合–赋能新生”为主题。
报告会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经专家评议,20项在SCI外国刊、中国刊和中科院CSCD期刊发表的学术成果通过评审,向署名作者颁发“首都前沿学术成果”荣誉证书;二是产业研究成果《2024年中国细胞与基因治疗发展全景报告》发布及学术交流。
在学术交流环节,四位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学者围绕“创新研发、临床应用”两个维度,推动北京建成全球影响力的CGT创新策源地展开研讨。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主任医师齐长松以《靶向Claudin18.2 CAR-T细胞治疗在晚期胃癌的探索与应用》为主题阐述了基于较大样本量证实CAR-T细胞疗法攻克实体瘤的可行性,为晚期胃癌的末线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对建立北京在全球实体瘤细胞治疗领域的引领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季天骄以《基于金属诱导组装的高效mRNA递送技术》为主题介绍了一种创新性mRNA的富集方法,该技术在保障mRNA活性的基础上,形成了快速、高效的平台性技术,为mRNA疗法突破递送瓶颈提供了新路径。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蔚芝以《靶向多肽神经电子界面的设计与筛选》为主题提出了一种智能分子界面方案,该方案系统性地解决神经修复分子中靶向性不足、响应机制单一、诊疗分离等关键难题,为发展新型智能神经界面提供了研究思路。
报告会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关村新兴科技服务业产业联盟承办,中科科技培训中心协办,中关村国际会展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支持。(完)
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南街12号 邮编:100037
信箱: beijing@chinanews.com.cn 技术支持:中国新闻社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