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分社正文

延庆小丰营520亩旱稻开镰 科技赋能乡村新“丰”景

2025年10月03日 17:25 来源:中新网北京

  中新网北京新闻10月3日电   记者3日从延庆区获悉,以“康庄大道美 稻香庆丰年”为主题的小丰营旱稻开镰文化季在稻香与欢声中拉开帷幕。这场集农事体验、非遗展演、田园美育于一体的综合性节庆活动,不仅展现了乡村产业升级的丰硕成果,更以科技赋能传统农业的创新实践,为区域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图为小丰营旱稻开镰文化季。席瑞媛 摄

  为强化农文旅融合效应,延庆区康庄镇围绕本次开镰文化季精心推出四场文艺演出,涵盖戏曲、歌舞、曲艺等多种形式。这些演出以自然为幕、以稻浪为景,为丰收盛宴增添浓郁艺术氛围。

  据介绍,小丰营村计划在未来3至5年内,打造集生产销售与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旱稻产业园。园区将依托旱稻大地景观,突出“一村一品”特色,打造四季可游的农事体验动线,持续吸引市民参与季节性农耕活动。项目建成后,预计520亩旱稻年产量将突破十万斤,可带动100余户农户参与发展,新增就业岗位30余个,推动村集体经济年增收300万元以上。

图为小丰营旱稻开镰文化季。席瑞媛 摄

  近年来,康庄镇紧紧围绕提升农业新质生产力,积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面对北方地区干旱特点,当地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重点引进和培育抗旱性强、适应性广的旱稻品种。

  去年,小丰营村率先整治撂荒地试种“旱香1号”旱稻110亩,取得显著成效;今年进一步复耕全部闲置土地,将种植面积扩大至520亩,并引进“旱香2号”、克旱香、五彩旱稻米等16个新品种,形成多元化种植格局。

  在持续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康庄镇注重以科技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今年6月,小丰营村积极引入 AI智慧农业系统,依托科学试验田开展数字化种植实践。该系统在1号和7号旱稻田中布设了土壤墒情仪、微型气象站、智能虫情监测灯等物联网设备。这些设备如同敏锐的“触角”,实时收集土壤湿度、温度、养分含量,以及气象数据、虫情信息等全维度数据。基于 AI算法的智能分析平台,能够精准研判十多个旱稻品种的差异化需求。

  例如,根据土壤湿度数据,系统自动调整灌溉时间和水量,实现精准灌溉;依据虫情监测信息,及时发出预警并推荐合适的防治措施,避免过度使用农药。

  通过这一系列科技手段,实现了水肥利用率提升30%、农药使用量降低20%,预计亩产同比增长20%。村民们只需通过手机即可远程查看田间实况、一键操控灌溉,真正实现了将农田“装进口袋”。(完)

编辑:熊然

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南街12号 邮编:100037
信箱: beijing@chinanews.com.cn  技术支持:中国新闻社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