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新闻10月25日电 (记者 吕少威)“诗画门头沟·思政好课堂”暨全域实践教育大思政体系建设推进会25日在北京门头沟区妙峰山镇水峪嘴村举办。作为门头沟区打造全域实践教育大思政体系的重要环节,活动现场发布了120堂全域实践教育思政课、52个现场教学点,并首批推荐16个授课条件成熟的现场教学点位。当天,门头沟区还与12所在京高校签署实践教育大思政合作共建协议。
据了解,此次发布的120堂实践教育思政课程及52个现场教学点,涵盖了门头沟内红色文化、生态文明、传统文化、科技创新、生命安全、新时代廉洁文化、地理地质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其中,首批推荐的16个授课条件成熟的现场教学点,既包括区内红色文化代表的京西山区中共第一党支部,也包括了区内科创智能产业代表的京西智谷等点位,通过挖掘区域各类思政资源所蕴含的精神特质、时代价值、思想内涵与党的创新理论的契合点,打造教学主题明确、讲解师资稳定、文化特色鲜明、定制菜单式的课程服务。
现场,区委宣传部、区委党校、区委教育工委、妙峰山镇等相关单位分别与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2所在京高校院系签署了实践教育大思政合作共建协议,切实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构建协同育人大格局。
当天,全区党员干部和青少年还共上主题思政课。区委党校教师围绕京西老区从“弃黑向绿”到“由绿生金”的转型历程,阐释了“两山”理论在门头沟区的生动实践;“门头沟小院”民宿经营者讲述了灾后恢复重建和小院重启营业的感人故事,区年轻党员干部代表展示了自编自导的音画诗朗诵《京西古道》,区小学生代表带来了原创歌曲《向阳而生》。
近年来,门头沟区结合区域红色文化、生态文化、传统文化和科技创新等资源,深挖其中蕴含的精神特质、时代价值、思想内涵以及与党的创新理论的契合点,运用新时代发展成就鲜活素材,打造了红色文化实践教育思政课、生态文明实践教育思政课、传统文化实践教育思政课、科技创新实践教育思政课、生命安全实践教育思政课、新时代廉洁文化教育思政课、地理地质实践教育思政课等7方面14类主题实践教育思政课程,构建了全域实践教育大思政体系。
门头沟区各部门还积极与首都高校、科研院所主动对接,通过科研课题、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式,已与40余所在京高校院系建立合作。同时,区委宣传部、区委党校牵头相关单位,汇总挖掘全区特色思政资源,编制了《门头沟全域实践教育思政课汇编》,全景展示了门头沟区大思政体系建设成果,为首都思政课建设和实践教育提供了重要支撑。
门头沟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门头沟区将以此次推进会为契机,持续打造“诗画门头沟 思政好课堂”品牌,依托全域实践教育大思政体系建设,为各高校提供更丰富的实践教育资源,以及案例式、体验式、沉浸式、互动式的特色思政课程,并对接在京高校,组织区内党员干部群众、中小学生“走出去”,拓展视野、拓宽思维,进一步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通过思政好课堂,吸引更多高校师生,汇聚科研院所丰富资源,推进门头沟区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努力在京西大地呈现出“两个结合”的生动实践。(完)
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南街12号 邮编:100037
信箱: beijing@chinanews.com.cn 技术支持:中国新闻社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