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分社正文

创新实践“融铸式”教育协作 北京新一批援疆援蒙教师出征

2024年08月26日 20:42 来源:中新网北京

全体教师现场庄重承诺。北京市教委供图

  中新网北京新闻8月26日电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举办日前“携手同行 共筑梦想”北京市援疆援蒙教师出征仪式举办。北京市各区选派的新一批165名援疆、援蒙干部教师赴新疆和内蒙古完成支教任务。

  据悉,新一批援疆教师共109名,将前往新疆和田地区的12所学校及幼儿园完成支教工作;新一批援蒙教师共56名,将前往内蒙古10个旗县的18所学校进行支教工作。为了帮助老师们尽快适应当地的工作环境,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工作,北京市教委邀请专家团队和往期援派教师对新一批援疆、援蒙教师开展为期两天的行前培训。通过专家讲座、典型引路的形式帮助老师们系统了解政策制度以及援疆、援蒙工作生活的注意事项。

  在出征仪式上,教师们观看了北京教育支援宣传片、家属祝福短片,支教团教师代表、援疆前指和内蒙古挂职团队干部分别发言,与会领导为2024年北京援疆支教团、2024年北京援蒙支教团授旗。“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为首都教育援助事业贡献力量!”全体教师现场庄重承诺,展示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

北京市教委二级巡视员葛巨众在出征仪式致辞中强调,教育是连接心灵的纽带,是增进理解、消除隔阂、促进团结的重要力量。跨越千山万水不仅仅为知识的传递,更为促进不同民族文化交融与心的共融。希望大家以实际行动诠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深刻内涵,牢记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新的工作中,为边疆地区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北京市教委供图

        北京市教委供图

  北京援疆教师工作领队、和田地区教育局副局长(挂职)付兴锋表示,将做好“服务员”“引导员”“实践员”,把北京优质的教育资源引入新疆,推动两地教育交流与合作;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国通语教学、教育质量提升、教师能力培养、学校内涵式发展等方方面面,发挥辐射引领作用,贡献首都教育力量。

  北京援蒙教师工作领队、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科技与合作交流处副处长(挂职)于杰表示,在未来的两年里,将认真按照市教育两委领导的指示要求,锐意进取、担当作为,为内蒙古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为首都教育增光添彩,不辱使命。

  “援疆是一份使命,也是一份责任,更是一份情怀。” 援派和田区墨玉县第六中学的王荆云老师表示,在两年的支教过程中,唱好民族团结歌、谱好开发曲、写好教育诗,努力将每个孩子培育成维护民族团结和加强边疆建设的“种子”。秉持“来疆为什么,来疆做什么,离疆留什么的信念和思路”,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贡献一份力量。

北京市教委供图
北京市教委供图

  此前已经在内蒙古支教两年的刘志国老师今年选择继续援蒙,他称:“两年的支教生活,我与学校的老师、学生相处的非常好,大家对我都以‘二哥’相称。学生的进步我特别开心,我的工作也得到学校的认可,并且在学校我入了党,我想继续发光发热,为当地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近年来,北京市教委在“组团式”对口支援的基础上探索转型升级,创新实践“融铸式”教育协作,将支援合作从“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不断深化两地师生交往交流交融,开辟教育援助新赛道,多形式促进北京的师生与新疆、内蒙古的师生心心交融。

  北京市教委支援合作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教育支援将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切实为帮扶地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做出贡献,加强与当地学生的交流交往交融,不断促进北京与援助地的文化互鉴和共同繁荣,加强不同民族间的情感认同和价值共识,谱写新时代教育支援协作新华章,为助推新疆、内蒙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北京力量。(完)

编辑:杜燕

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南街12号 邮编:100037
信箱: beijing@chinanews.com.cn  技术支持:中国新闻社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