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新闻8月16日电 (记者 徐婧) 继产业升级基金和市场化子基金取得良好投资成效后,北京亦庄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体系再升级。记者16日从北京亦庄创新发布会获悉,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也称“北京亦庄”)已建成“产业升级基金+专项子基金+市场化子基金”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体系,覆盖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重点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区内主导产业和通用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领域。
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体系完备
北京经开区财政国资局局长王文庚介绍,去年1月,北京经开区已注册成立首期规模100亿元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先后成立了产业升级基金和多个市场化子基金。今年以来,在成立了种子基金这个专项子基金后,又成立了科创基金和人才基金。截至目前,北京经开区已建成“产业升级基金+专项子基金+市场化子基金”完备的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体系,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
产业聚焦是北京经开区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体系的另一突出特点。王文庚介绍,北京经开区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体系中的产业升级基金聚焦符合经开区产业定位和相关产业政策的企业,重点关注事关经开区经济发展和产业提升的重大项目和潜力型企业,已完成对蓝箭航天、辉羲智能等企业的投资。
专项子资金主要弥补股权投资领域的“市场失灵”,聚焦投早投小投创新和投硬科技,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市场化子基金根据不同投资阶段,又分为天使类子基金、创投类子基金、产业类子基金。为支持早期投资,引导基金对天使类子基金出资比例上限最高,可达到40%,对创投类子基金和产业类子基金的出资比例上限分别为30%和20%。
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已取得初步投资成效。王文庚透露,目前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已决策投资78亿元,其中,产业升级基金已完成决策项目18个,决策金额28亿元;市场化子基金已完成决策10只,决策金额36亿元;专项子基金已完成决策3只,共计14亿元。
人才基金助初创企业快速发展
北京经开区组织人事部部长李冰介绍,北京经开区人才创业投资基金今年7月审议通过,由北京经开区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出资,旨在发挥政府基金引导作用,以市场化方式运营,带动社会资本,对人才创业给予普惠性的促进与支持,帮助人才领衔的初创企业快速发展。在推动人才和产业集聚、完善金融服务体系、营造人才创业环境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人才基金主要投资于已认定的亦城顶尖人才、亦城杰出人才、亦城领军人才和符合亦城领军及以上核心认定标准的创业人才。李冰介绍,人才基金首期规模2亿元,对单个项目最高投资500万元。重点关注种子期、初创期创业人才,坚持投早一步、投快一步、投刚起步,推动资本、技术等各项资源要素聚焦人才初创企业,为高层次人才在关键产业领域抢滩占先提供有力保障。
在运作机制方面,人才基金实施多元评价考核,以引导、培育和扶持人才创业为出发点,主要考核其社会效益、投资运作情况、产业带动效果等实际成效,不以财务回报作为单一考核指标。此外,人才基金还建立容错机制。树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政策导向,根据基金两年内实际运营情况确定基金整体绩效目标。
种子基金聚焦高精尖“幼苗”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离不开科创资金的支持。北京经开区科技和产业促进局副局长朱珊珊介绍,今年成立的科创基金脱胎于经开区原有的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原有的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经过多年运行,成功支持了近80家区内企业,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为进一步深化金融赋能科技创新,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由北京经开区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出资设立科创基金,将该项资金转变为基金运营模式,在充分吸取原科创资金政策优势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地区天使引导基金的管理经验,形成了科创基金设立方案。
科创基金主要聚焦四大主导产业和六大未来产业发展需要,加大对重点项目招商的支持力度,从补链、固链、强链、延链角度促进产业全链条发展,进一步完善经开区的产业链结构,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首期规模10亿元,科创基金投资单个项目可达2000万元。
为更好支持初创型企业,经开区政府投资引导基金还设立了种子基金。种子基金首期规模2亿元。基金在投资期内对单个企业的累计持股比例原则上最高不超过30%,对单个项目累计投资最高可达1000万元。
据介绍,种子基金采用市场化手段扩大对早期企业的股权投资规模,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通过培育、陪伴企业成长,逐步实现产业化落地。(完)
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南街12号 邮编:100037
信箱: beijing@chinanews.com.cn 技术支持:中国新闻社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