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新闻8月14日电 (记者 吕少威) 走进北京门头沟潭柘新区,整洁的柏油路两侧绿树成荫,鲜花绽放,居民在古色古香的凉亭里聊天纳凉。“近年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生活环境持续改善,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门头沟区潭柘寺镇南村党支部书记褚二敏告诉记者。
据介绍,南村属于潭柘新区二社区,常住居民427户,1035人,党员58人,于2015年回迁上楼,当前处在村居并行、村居民混住共管的阶段。针对村居并行社区人口多、人员构成复杂、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南村坚持以潭柘寺镇“红色+”党建品牌为引领,以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为着力点,有效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褚二敏说,南村持续紧扣群众关切,做好“小服务”,满足群众“大需求”。加强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打造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定办公便民、活动场所,提供培训学习、健身娱乐配套设施;完善小区监控、充电车棚、宣传栏等,设置便民服务代办点,信息共享,完善便民服务事项;着力发展社区养老、托育、助残服务,组织社区、村里的“明白人”“热心人”参与基层矛盾纠纷化解,促进邻里和谐,打造党建引领好、小区环境好、邻里关系好、服务管理好、治理机制好的“五好”小区,充分释放社区治理活力,为社区群众美好生活保驾护航。
南村只是潭柘寺镇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潭柘寺镇党委书记杨武平介绍,近年来,潭柘寺镇强化党建引领作用,积极打造“红色+”党建品牌,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整合发展资源,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激发乡村振兴活力,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全面绿色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该镇统筹推进示范性林场创建,入选“北京市森林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坚持宜林则林、宜耕则耕、宜建则建,将生态修复和经济转型有机结合,计划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植绿护绿的同时,为文旅产业扩充发展空间。
该镇在留住绿水青山的同时,全方位统筹镇域发展资源。通过开设“京西故事讲坛”、打造“共享菜园”、联动“洛嘉儿童探索中心”等镇域儿童品牌教育资源的形式,将“红色文化”“农耕体验”“古道研学”式与传统民宿、农庄经营相结合,创新形式多样的经营模式,吸引游客体验、观光、消费。
潭柘寺镇还通过提升基础设施、村企合作、规划旅游集散中心等形式,助力文旅企业换新升级,新增超大草坪、萌宠乐园、网红店铺,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多元服务功能,推动全镇文旅产业消费升级。积极推动“檀谷商圈”“紫旸山庄”“潭柘厚院”等一批京西生态文旅品牌IP发展壮大,引入“老吉堂”“荣府宴”“单向空间”等高质量品牌首店等一批潮流文化品牌成功入驻。
杨武平表示,下一步,潭柘寺镇将坚定不移持续推进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大力培育新质产业,将赓续历史文脉、塑造区域品牌和珍惜发展成果并重,为高质量建设首都西大门贡献力量。(完)
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南街12号 邮编:100037
信箱: beijing@chinanews.com.cn 技术支持:中国新闻社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