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分社正文

小讲堂大课堂 “近光讲堂”打造思政教育新品牌

2024年07月03日 23:29 来源:中新网北京

空间技术专家、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以“中国航天与航天精神”为题阐述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平谷区教育部门供图

平谷区第六小学的学生代表向武向平院士赠送了水拓画手工作品《浩瀚宇宙》。平谷区教育部门供图

冬奥冠军隋文静走进“近光讲堂”。平谷区教育部门供图

  中新网北京新闻7月3日电   空间技术专家、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讲述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国太空漫步第一人翟志刚讲述五星红旗在太空飘扬的故事、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和冬奥冠军隋文静等陆续走进讲堂……在北京市平谷区的“近光讲堂”上,各行各业名家大咖围绕航天工程、文化传播、科技创新等内容,为师生带来了一堂堂生动的“大思政课”。

  平谷区“近光讲堂”是在“近光书院”的历史文脉基础上,打造的平谷区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和校园文化教育品牌。讲堂于2023年9月正式启动,邀请各领域知名人士,通过现场授课和线上直播相结合的形式,面向全区所有中学生、教师及家长授课。活动引领教育系统师生靠近光、追逐光、成为光,点燃学子梦想,共襄文化盛宴。

  百年书院焕发新生机 “近光讲堂”实现文化育人

  据《平谷县志》记载,平谷近光书院诞生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近两百年来,书院经历了四书五经儒学教育的浸染和现代教育文明之风的洗礼,成为平谷精神和文化的集中承载地。

  平谷区积极探索从“知识育人”到“文化育人”的发展路径,在“近光书院”的历史文脉基础上创办“近光讲堂”,打造学校教育和文化建设品牌。

  2023年9月27日,“近光讲堂”启动仪式暨第一讲开讲,空间技术专家、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以“中国航天与航天精神”为题,用亲历者的身份阐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由此,“近光讲堂”正式开启。

  “近光讲堂”由区主要领导倡议发起,区委、区政府支持,区教育两委主办,作为公益性项目,定期邀请各领域知名人士,面向全区所有中学生、教师和家长授课,开阔学生眼界视野,提升学生思维素养,打造学校教育和文化建设品牌。

  名家大咖云集平谷 送上一场场文化盛宴

  从去年9月27日开始第一讲,到今年5月29日本学年最后一讲,共有25位嘉宾登台开讲。回顾这一学年,“近光讲堂”每周一讲,风雨无阻,大咖云集,听众也从北京市平谷区的学生教师家长扩展到北京市、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等京外地区的师生、家长,一堂堂生动而深刻的讲座让“近光讲堂”成为新的“大思政课”品牌。

  和武向平院士一样,做客“近光讲堂”的都是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从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罗翔,到电视节目主持人敬一丹、网络主播董宇辉、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他们走进平谷,面向平谷区学生、教师和家长讲文化、讲传统、讲创新、讲传承,送上一场场思想盛宴。

  “主讲嘉宾都是来自各行业的领军人物,他们将科学家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奥运精神等伟大精神都引入讲堂,以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及生动鲜活的实践成就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激励学生见贤思齐,望远山而力行。”平谷区副区长刘琳介绍,将“近光讲堂”与“大思政课”紧密结合,不断提升讲堂内容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实现课堂内外同频共振,形成教育合力,从而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格局。

  精准对标学生成长需求 打造思政教育新品牌

  大咖云集、主题重大、持续推进,让“近光讲堂”自诞生之日起,就备受关注,迅速成为平谷教育的新品牌。

  “从一开始启动,‘近光讲堂’就坚持‘高站位引领、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要求’。”平谷区教委主任陈运健介绍,“‘近光讲堂’由我们平谷区主要领导亲自发起、推进、谋划,对讲堂定位、邀请嘉宾名单、活动组织、宣传报道等进行了精心指导。”

  记者了解到,为保障每期讲座的顺利进行,主办方平谷区教育两委制定了《北京市平谷区“近光讲堂”活动方案》,细化邀请方案、活动流程及应急预案,将责任量化到岗、明确到人、具体到事;个性化制定接待方案,一对一做好嘉宾邀请和服务;提前宣传预热,确保活动效果最大化、最优化。“狠抓每个环节的落实,力求每一期讲座都始终保持高水平和影响力。”平谷区教委基教二科负责人孙波说到。

  对于邀请什么样的专家,平谷区教育两委面向全区20所中学发放问卷2000余份,全面调研师生家长需求,精准施策,为服务对象提供适切性讲座内容。同时,为了让讲座发挥更大效益,主办方还聚焦主题,定向组织现场观众。例如,统计并组织全区中学生乒乓球爱好者、乒乓球球迷,现场聆听奥运冠军、乒乓球大满贯得主、北京申奥形象大使邓亚萍讲述“我的拼搏人生”;结合冬奥冠军隋文静的讲座内容,组织北京市冰雪特色学校一类校现场进行冰雪运动课程展示,积极响应“三亿人上冰雪”的号召。 

  师生家长“追光之旅” 构建共育“融合圈”

  2023年12月25日,邓亚萍做客“近光讲堂”,生动的演讲、精彩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现场学生。

  “邓亚萍阿姨说‘进攻是最好的防守’,这句话让我意识到,人要敢于直面自己的短板和不足,才能更加坚定地前行。”北京实验学校初三(2)班的史雨嫣表示,“作为邓阿姨忠实的小粉丝,希望我长大后,能成为像她一样的人。”
     丰富知识框架,开阔眼界视野,主讲嘉宾将学生带进一个个不同的精彩世界,从航天精神到大国外交,从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力量到人生箴言,从图书阅读到棋类世界……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引导学生认识社会,找准自身定位,明晰人生方向,将自我价值实现与国家发展、民族命运紧密联系起来。

  “实际上,每次讲座的影响力都在学生、教师、家长中持续发酵,形成持续影响力。”平谷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王宇说。他举例说,董宇辉以“阅读是一座可以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为主题开展讲座。讲座之后,平谷校园中掀起《平凡的世界》《唐诗三百首》等书籍的阅读热潮,持续向学生传递正确价值导向、科学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淬炼社会责任和时代担当。

  “我们用好‘课后330服务时间’,将观看‘近光讲堂’讲座内容纳入课后服务内容,丰富素质教育课程内容供给,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实现‘双减’后的‘双升’。”陈运健介绍,“家长参与聆听,也深化了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将群众的教育期待转化为文化辐射力,‘近光讲堂’传递正确价值导向、科学教育理念,进一步提升家长素质,增强家长对教育的信任和满意度,构建了家校社共育的‘融合圈’。”

  不仅如此,“近光讲堂”也为“高大尚”平谷建设注入新的文化动能。各界嘉宾走进平谷、了解平谷,对“高大尚”平谷建设建立认同感和荣誉感,进而转化为宣传推广的重要力量,平谷的“社交圈”“朋友圈”和“培养圈”逐步扩大。每次讲座之后,主办方都现场为主讲嘉宾颁发荣誉讲师聘书,邀请讲师为学生题词寄语,不断丰富全区教育顾问、导师团队。

  探索文化育人新路径 品牌辐射全国多地

  “今年2月到5月,仅区内媒体共发布‘近光讲堂’图文(视频)43条,阅读量共192730人次。”陈运健称,“‘近光讲堂’品牌价值不断提升,成为探索文化育人路径的新参考。”作为教育新的品牌,‘近光讲堂’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其覆盖范围迅速从区内走向市区,从京内走向京外。

  “今年我们将‘近光讲堂’通过区内直播、《现代教育报》直播、人民网转播等方式,与更多学校分享。”王宇介绍,“我们同步在京蒙教育协作智慧平台直播,现在已经覆盖内蒙古自治区全域和青海省玉树市的学生。”

  为了进一步发挥讲堂的影响力,平谷区教育两委还在积极策划开展各项活动:邀请中小学师生,结合平谷区最美花季等多方面开展文创征集活动;每月组织开展“见字如面:大咖有约”主题书信征集活动;每学期开展一次“近光杯”征文大赛;编著“近光讲堂”成果集……不断发挥“近光讲堂”的育人实效。

  “‘近光讲堂’由‘近光书院’延续而来,是平谷精神和文化的集中承载地。当前,平谷正处于发展加速、建设提速的全新阶段,‘高大尚’成为最靓丽的城市名片。”刘琳表示,“通过开展‘近光讲堂’,弘扬了社会正能量,激励了全区人民靠近光、追逐光、成为光,进一步凝聚起自信自强、敢为人先、守正创新、开放包容的精神力量,为‘高大尚’平谷建设注入强大的文化动能。”(完)

编辑:杜燕

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南街12号 邮编:100037
信箱: beijing@chinanews.com.cn  技术支持:中国新闻社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