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分社正文

千年运河再“扬帆”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开馆

2023年12月27日 23:50 来源:中新网北京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来源:中新网 摄影:杨可佳)

  中新网北京新闻12月27日电 (记者 徐婧)大运河畔,博物馆家族迎来新成员。27日,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一座巨型舟楫扬起“古韵风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中国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和浙东运河三部分组成,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是世界上流经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古代运河,见证了中国社会变迁的重要历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标识。

  近年来,大运河沿线一批博物馆开馆,助力运河文化展示、交流和传播。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与邻近的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一并成为大运河畔的重要公共文化设施。

  这座智慧型综合博物馆总建筑面积约9.97万平方米,集展览展示、社会教育、文保修复、收藏保管等功能于一体。

  水波形状的长椅、院内飘扬的船帆……博物馆内,运河元素随处可见。首都博物馆办公室主任兼东馆筹备处主任张宇介绍,该馆由共享大厅、展陈大楼和休闲水街组成,其设计理念源于古运河图景中的船、帆、水三个元素——共享大厅屋顶造型似“船”,展陈大楼屋顶造型像“帆”,两座建筑间有一条长约270米、宽约20米的休闲水街。远望博物馆,屋顶、街巷路口、门楼等元素与水系结合,形成一处类似运河驳岸码头的场景。

  作为博物馆的重头戏,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在开馆之际围绕大运河与北京的密切关系,以人、水、城为内容主线推出系列展览。基本陈列“京华通惠运河永济——北京与大运河历史文化陈列”展出超过1000件文物、艺术品,以时间为轴,生动还原大运河发展演变历史,系统展现运河沿线人文历史价值内涵。

  在专题展和临时展中,运河沿线的城市与景观成了主角。长27.4米的“北京大运河揽胜图卷”,呈现大运河沿途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北京的标志性建筑;“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发展影像展”通过10年来同一地点的影像对比,让观众直观感受到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拔节成长”。

  除了传承文化,博物馆的展品彰显出科技力量。防震科普展厅内有一块透明玻璃,透过其可见一座隔震支座。展陈大楼的地下,这样的支座共有242个,它们将整座博物馆“托举”起来,大幅提升藏品、人员、场馆建筑的安全性,对文物库房的防水、防潮也有较大帮助。

  运河北首,流淌千年的故事仍在续写。首都博物馆副馆长谭晓玲说,2024年,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将推出“故宫博物院藏古代颜色釉瓷器展”“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珍藏文物展”“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展”等展览,陆续向公众开放4D影厅、可视化库房等展示空间。中国大运河沿线博物馆的珍贵展品亦有望在馆内相遇,与观众一同绘就“水”与“人”的画卷。(完)

编辑:刘文曦

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南街12号 邮编:100037
信箱: beijing@chinanews.com.cn  技术支持:中国新闻社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