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分社正文

京蒙开展劳务协作 每年带动5万余农牧民就业

2023年10月20日 23:36 来源:中新网北京

京蒙劳务协作签约仪式举办。祖璐璐 摄

  中新网北京新闻10月20日电  10月18日至20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内蒙古通辽市共同举办京蒙劳务协作签约仪式,分别签署3个协议,搭建两地劳务协作框架,推动两地家政劳务协作。

  其中,北京市与内蒙古自治区签署《京蒙省际家政服务劳务协作协议》,北京16个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内蒙古结对帮扶31个旗县签订《京蒙劳务协作框架协议》,北京家政服务业需求较大的8个区与内蒙古12个盟市首次签订《京蒙家政劳务协作协议》,全面推进京蒙家政劳务协作常态化制度化。

  2021年京蒙开展劳务协作以来,北京累计向内蒙古自治区协作地区推送招聘岗位信息逾80万个;京蒙劳务协作每年带动内蒙古5万以上的农牧民就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省际家政服务协议促内蒙古劳动力在京就业

  北京市与内蒙古自治区签署《京蒙省际家政服务劳务协作协议》,搭建省际间劳务协作交流平台,组织家政服务劳务对接活动,促进内蒙古农村牧区劳动力特别是脱贫劳动力在京就业。同时,加大北京市家政市场供应,实现双方家政劳务协作健康有序发展。

  两地将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和劳务对接机制,实现家政服务劳务输入输出信息共享,双方及时相互公布用工需求信息和劳动力供给信息,并根据输出人员规模,培育一批家政劳务品牌,指导家政企业间、品牌间开展合作协作,实现精准匹配、精准对接。

  此外,北京市将指导本地家政服务企业为来京就业的家政服务人员提供技能培训;内蒙古鼓励家政服务企业在当地组织脱贫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合格的,按规定给予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同时,双方积极引导家政服务员依法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或城乡居民保险,切实增强来京就业人员的稳定性,保障输出人员合法权益。

  北京结对帮扶内蒙古31个旗县

  北京市16个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内蒙古结对帮扶31个旗县签订《京蒙劳务协作框架协议》,约定两地将共同搭建区域劳务协作交流平台和劳务信息供需平台,推进就业服务、职业培训、劳动维权等领域的交流,利用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定期交换供需信息,开展精准的岗位推送,促进人岗匹配。

  内蒙古各旗县在摸清本地区有转移就业意愿和能力的脱贫人口、农村牧区低收入人口、农村牧区劳动力的基本情况、就业意愿及培训需求的基础上,形成“求职需求清单”。北京结对各区将根据“求职需求清单”,组织发动管理规范、岗位适合、待遇较好、社会责任感较强的企业定向筛选和开发岗位,形成“岗位供给清单”,双方及时交流反馈。

  同时,北京结对各区还要根据劳务输出人员技能情况和岗位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技能培训,帮助劳务输出人员尽快适应岗位要求。内蒙古各旗县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作用,开展订单式和定向式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的就业技能水平。两地共同对劳务输出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帮助他们选择合适岗位。根据实际需要,适时组织“点对点”直达输送服务保障工作,确保赴京就业人员安全、顺畅、有序到岗。

  北京8区与内蒙12盟市首次签订家政劳务协作协议

  北京家政服务业需求较大的8个区与内蒙古全部12个盟市首次签订《京蒙家政劳务协作协议》。协议签署后,两地将搭建全方位、多功能的京蒙家政劳务输出和对接协作平台,建立家政服务业供求信息发布制度,定期收集、分析、评估、发布家政服务需求情况,实现人力资源与岗位需求匹配对接和信息的互联互通。

  同时,强化家政服务培训与就业的衔接,发挥两地职业培训院校、家政劳务品牌作用,加强对接前后的培训工作,为农村牧区劳动者特别是脱贫人口创造和畅通就业渠道。

  此外,两地还将定期组织开展劳动力信息推介会、用人单位招聘会等家政服务劳务对接活动,组织优质家政企业参加,并为劳动者提供远程招聘、视频面试等服务,形成有秩序、有规模、有保障的定向输出机制,促进两地家政服务业发展。

  下一步,京蒙两地将强化精准对接、完善服务体系,努力拓宽就业渠道、提高服务质量,继续在劳务信息平台共建共享、举办专场招聘活动和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开展务实协作,充分发挥对口帮扶机制作用,促进以脱贫人口和农村牧区低收入人口为重点的各类劳动者实现转移就业。(完)

编辑:杜燕

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南街12号 邮编:100037
信箱: beijing@chinanews.com.cn  技术支持:中国新闻社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