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分社正文

中国纺织非遗大会落幕 传承创新促进乡村振兴

2022年12月29日 14:53 来源:中新网北京

  中新网北京12月29日电  (记者 杜燕)为期三天的第六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召开,来自政府和行业相关负责人以及非遗传承人、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纺织非遗深入地方发展的诸多可行性举措,全力发挥纺织非遗的发展带动作用。

  今天,记者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了解到,本次大会以“构建纺织非遗城乡融合发展生态圈”为主题,由该联合会与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保定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纺联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高阳县人民政府承办。这是大会继浙江、北京、云南、辽宁、贵州后的第六站。

  如今,纺织非遗发展已经成为一项系统工程,从挖掘非遗技艺、传承非遗文化、创新非遗作品,到发展非遗产业、带动地方经济,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实践,无一不需要行业和地方的系统规划、有力推进。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一级巡视员曹学军在线上致辞时表示,近年来,中国纺联联合各地政府积极推进纺织非遗传承创新发展,每年召开纺织非遗大会,极大地促进了纺织非遗的产业化、生活化、市场化发展。本届大会主题体现了纺织非遗工作的新要求,要将非遗技艺的传承创新与先进产业链生态构建相结合,加强传统技艺、时尚设计、先进制造、现代管理、人才培养的融合;要将纺织非遗传承创新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加强传统文化、区域优势、特色经济、新型城镇化的融合。同时,要将非遗技艺传承创新与文化传承创新相结合,在坚守非遗元素本质和内涵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生活加强融会贯通,体现当代思想表达。

  世界纺织制造商联合会主席、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表示,十八大以来,纺织行业在非遗工作领域有了长足进步。他谈到构建纺织非遗城乡融合发展生态圈的必要性时称,要明确发展特色经济、推进乡村振兴的使命责任,建立城乡双向联动的产业链、价值链;要明确传承中华文化、维系乡土乡情的必然选择,把纺织非遗的当下与未来,置于城乡融合发展生态圈构建中;要明确活化非遗资源、重塑产业优势的重要路径,继续探索科学可行的纺织非遗健康发展、平衡发展与协调发展。

  谈到构建纺织非遗城乡融合发展生态圈的关键路径,他指出,需要在四个维度加以构建与推进:一是建设非遗产业生态,培养有发展潜力的手工坊、合作社,建立非遗特色产业集聚区或特色小镇,培育和引进产业带头人、运营人才。二是形成安居乐业生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引导非遗产业链向乡村转移,调动群众传承非遗技艺。三是维系乡土文化生态,以新品牌重塑艺术感召力,以新消费重塑市场感召力,以新科技重塑场景感召力。四是实现共同富裕生态,激活乡村非遗事业的内生动力。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是千年古县,其纺织业已有400多年发展历史。河北省保定市副市长谢鹏在致辞中表示,大会主题定为“构建纺织非遗城乡融合发展生态圈”,开启了大会助力乡村振兴的新篇章。希望社会各界进一步深化合作,加强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打造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让纺织非遗与文化产业共生共长。

  保定市高阳县政府县长蒋东方作县域推介时表示,高阳能够成为第六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的承办地,倍感荣幸、倍受鼓舞。如今,高阳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纺织产业集群之一,拥有4个中国驰名商标,8000多个自主品牌,“高阳毛巾”也被国家工信部确定为了纺织服装重点培育区域品牌,是纺织产业未来发展的一片沃土。

  会上,孙淮滨发布了《2021/2022年度中国纺织非遗发展报告》。报告对当年纺织非遗工作进行描述、总结、归纳与前瞻。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国际合作办主任张蕾,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李薇,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服饰研究所所长祁春英,河北永亮纺织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高阳民间染织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田海涛等分享了各自在纺织非遗方面的实践故事。

  会上,嘉宾们共同见证了共建中国纺联非遗办长三角地区工作站合作签约、纺织非遗出版传媒合作签约、纺织非遗标准化合作签约、纺织非遗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合作签约、昆曲《御题棉花园》项目启动签约、我家的毛巾会唱曲儿授权合作签约、共建河北大学高阳文化研究中心合作签约等多项合作的达成。举办了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倡议行动。

  大会期间,与会嘉宾们参观了以“传承非遗技艺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纺织非遗系列展,参与了全国纺织非遗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工作交流座谈会等活动。(完)

编辑:陈建

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南街12号 邮编:100037
信箱: beijing@chinanews.com.cn  技术支持:中国新闻社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