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分社正文

钱素云:“小儿科”里大学问 生死时速守护生命

2022年09月26日 19:16 来源:中新网北京

北京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和内科教研室名誉主任钱素云。

北京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和内科教研室名誉主任钱素云在病房查看患儿。

北京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和内科教研室名誉主任钱素云(左)为患儿进行诊疗。

  中新网北京新闻9月26日电(记者 杜燕)“孩子病情瞬息万变,生死攸关,容不得延迟或失误。”在北京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PICU)和内科教研室名誉主任钱素云看来,小儿科也是大学问、是大学科。惟有努力工作、不懈怠、不放弃,才能不负重托。

  中等身材、留着短发的钱素云,总有一双月牙般的笑眼,见到后让人如沐春风。或许是每天面对患儿,她与人相处总是温柔的、耐心的,却又有着果敢的、坚韧的内核。她进入儿科至今近40年,在重症医学领域一干就是26年,挽救了无数生命垂危的孩子,帮助他们打赢了一场又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不负重托,为患儿守住生的希望

  钱素云可谓“医二代”。受到作为医护人员母亲的影响,1979年,她进入泰山医学院(现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主动进入儿科,希望能帮助生病的孩子减轻痛苦,为家庭守住希望。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钱素云每天抽出时间认真学习,提升自身以帮助更多的患儿。功夫不负有心人,1993年,钱素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首都医科大学就读研究生,师从著名儿科专家、北京儿童医院第三任院长樊寻梅教授。1996年,钱素云正式进入北京儿童医院从事儿童重症医学工作,日复一日,展开一场又一场救治重症患儿的“生死时速”。

  一名6岁患儿因腹痛被送急诊,孩子输液后突然抽搐,继之不能维持自主呼吸,需要靠呼吸机维持生命。大家推测可能是腹部疾病,钱素云却怀疑是脑部问题,提出做脑部CT以明确诊断。当时医院还没有专门用于转运病人途中使用的转运呼吸机,这意味着孩子要暂时脱离呼吸机,是一次冒险,家长坚决反对。然而,为了明确诊断,钱素云坚定地说道:“这个风险我们要承担,我们可以用复苏气囊连接气管插管给孩子通气,如果孩子检查期间出问题,我来负责!”通过充分沟通,在得到家长同意后,钱素云和同事们一起护送孩子到达CT室。她穿上铅衣,即便会受到一定辐射,也一直手捏复苏气囊在CT机旁陪孩子完成检查。结果显示,孩子患了脑干肿瘤,病情突然加重是因为肿瘤内部出血所致,这次“冒险”的CT检查为孩子明确了诊断。

  在北京儿童医院,许多患儿不远千里到来这里,寻求最后一线希望。曾有一位就诊时4个月大的患儿,全身瘫痪,当地考虑为先天性疾病并告诉家长这类孩子大都预后不良,家长近乎绝望。来到北京儿童医院,钱素云和同事们详细询问病史、认真查体,经过精确检查明确患儿为婴儿肉毒杆菌中毒,经规范治疗后,孩子恢复良好。

  “孩子病情瞬息万变,生死攸关,容不得延迟和失误。惟有努力工作、不懈怠、不放弃,才能不负重托。”钱素云常常这样说。

为人师表,做问心无愧的医生

  “你怕累吗?”

  “你能倒头就睡吗?”

  这是钱素云对学生的“灵魂拷问”。

  从医近40年,即便头一天晚上处理事情到很晚,钱素云总在第二天早上七点稍过就到达医院开始一天的工作。查房、抢救病人、和家属谈话、处理教学科研事务……医院里的每一刻,节奏紧张。在钱素云看来,做一名合格的儿童重症医学科大夫,不光要有医术,还要沉着冷静,要有抗压能力。有了这些“基本功”,才能去努力做一个问心无愧、能为患儿减少痛苦的医生。

  “儿童重症医学专业风险高、强度大,医疗手段和能力也是有限的,但在工作中,即便有过无助感、挫败感,作为医务人员都要尽己所能、全力以赴,为患儿争取生的希望。”钱素云说,在重症监护病房的很多患儿,需要接受插管等有创治疗,医护人员会尽量让孩子在相对舒适的、无痛的环境中接受治疗,尽可能减轻孩子的痛苦。

  作为钱素云的学生,当老师查房时指出他没有做到位,毛依阳会“冒汗”;当老师检查出他书写的病历中存有不足,毛依阳会羞愧。但这反而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要以钱老师为榜样,做一个纯粹的、问心无愧的儿科重症医生。

  受钱素云影响,毛依阳希望自己能在危急情况下,通过专业技能帮助孩子和家庭从病痛中摆脱出来:“一心只去想如何让患者好转,只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而不是因担忧可能发生的矛盾和纠纷牵绊手脚。”

引领学科,培养优秀“生力军”

  作为中国儿童重症医学的领军人之一,钱素云一直引领并承担着推动儿童重症医学事业发展的重任。

  北京儿童医院急救学科党支部书记、急诊内科主任王荃是钱素云的第一批学生,也是她的得意门生。在王荃的记忆里,北京儿童医院最早的重症医学科寥寥数人,病床仅有十余张,呼吸机、监护仪已属“高大上”的设备。王荃说,钱素云抢救病人时果敢而坚毅的眼神,下医嘱时温和而精练的话语,帮助别人时不计个人得失的慷慨,扶持后辈时的全力以赴和毫无保留,面对名利时的淡泊和自律,都是让自己乐于在儿科学继续前行的“加油泵”。

  刘珺是北京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2004年参加工作,当时的重症医学科虽已初具规模且在国内领先,但许多方面仍不完善。18年来,刘珺参与并目睹了钱素云带领重症医学科发展、壮大的历程。目前的重症医学科床位已增至50余张,拥有多功能监护仪、血气分析仪、有创和无创呼吸机、床旁血液净化仪、ECMO、床旁X-线、床旁彩色超声、床旁脑电、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等先进的危重症监护抢救设备,已经形成了一支技术过硬、富有经验和创新精神的医疗护理团队,是国内综合实力最强的儿童重症医学科之一。

  “虽然现在有了更多的技术设备支持,但钱老师的话我一直记在心头:要多站在床边去观察孩子。”刘珺说,在钱素云的指导下,年轻大夫们不断思考问题,从临床需求出发做科研,不仅更好地解决了诊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在不断推进学科的发展。

  业精于勤,行成于思。作为博士研究生导师,钱素云治学严谨。20多年前,她就开始钻研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儿童危重症患儿监护中的应用,这一领域在当时国内儿科界还是空白。经过努力,她在国内首次证实TCD监测有助于评估昏迷患儿预后并指导治疗,还首次提出了儿童脑死亡的TCD诊断标准并被纳入“中国儿童脑死亡判定标准与操作规范”。该技术已在国内70多家医院的PICU推广应用,可部分替代有创检查,提高病情判定的准确性,并降低医疗费用。

  她主持制定了《儿童脓毒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诊治专家共识(2015版)》等10余项指南/共识,参与了《手足口病诊治指南》《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第九版)》的制定。

  钱素云有很多荣誉:全国三八红旗手、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获得者、北京市先进工作者、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获得者、第六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中国好医生”月度人物、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和北京市医管中心“优秀共产党员”、央视“最美医生”荣誉称号……

  “我是一名基层医生,能成为党的二十大代表感到很荣幸。我觉得自己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情。”钱素云说,小儿科其实是一个大学科。随着国家的发展,儿童专科医院多起来了,儿科医务工作者也多起来了。自己从事的儿童重症医学,是一个需要多学科协作的专业,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儿童重症医学的发展,“在孩子生命最紧要的关头,去帮孩子一把。”(完)

编辑:陈建

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南街12号 邮编:100037
信箱: beijing@chinanews.com.cn  技术支持:中国新闻社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