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分社正文

中国传媒大学陆续转运151名师生至集中隔离点

2022年09月11日 17:44 来源:中新网北京

  中新网北京新闻9月11日电 (记者 陈杭)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李众在今天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进一步做细流调、核酸检测、转运各项工作。在昨天凌晨转运的基础上,又陆续转运151名师生至集中隔离点。进一步优化网格管理机制,完善楼长、层长工作体系,明确工作机制,进一步细化楼宇和楼层的管理。

  李众介绍,从9月10日15时至今日15时,中国传媒大学新增6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疫情当前,学校坚决落实北京市委及疾控部门的指示要求,认真坚持“快、严、准、细、实”的要求,深挖疫情防控风险,细化管控举措,科学精准地抓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

  一是进一步强化校地协同联动机制。自疫情发生以来,学校一直与属地政府紧密联系,畅通沟通渠道,充分发挥校地协同的重要作用,形成疫情防控的强大合力。在朝阳区的指导下,成立校地协同工作专班,朝阳区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担任指挥长,健全学校疫情防控协同指挥机制,指导学校开展具体工作。学校切实负起主体责任,无条件抓执行、抓落实,确保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科学有序开展。

  二是进一步优化网格管理机制。将学校“三级网格化”管理模式,调整升级为“五级网格化”管理模式。完善楼长、层长工作体系,明确工作机制,进一步细化楼宇和楼层的管理。各网格内建立详细的台账信息,精准掌握各个区域楼宇情况、房间分布、人员信息。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序做好师生服务保障、风险防范等工作,减少非必要的活动,切实做到“楼自为战”“层自为战”,将每一栋楼打造成防范疫情的“坚强堡垒”。

  三是进一步落实校园静态管理。明确静态管理工作要求,提出实施精细化、精准化网格管理工作要求,建立标准化管理规定,进一步压实管理责任,禁止跨网格、跨楼层、跨房间流动,切实把静态管理标准落到实处,让校园真正“静”下来,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保障。

  四是进一步做细流调、核酸检测、转运各项工作。信息化手段助力开展流调,迅速排查风险点位、风险人群。根据现有的病例流调情况,深挖有可能发生疫情扩散的点位,加强对公共卫生间加大检测力度,加强消毒消杀。引导广大师生员工认清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充分认识到核酸检测工作对精准防控的重要性。建立核酸检测监督及追责机制,明确楼长、楼层长为核酸检测的提醒责任人,部门、学院为核酸检测工作的主要负责人,确保核酸检测工作按时完成,不漏一人。在昨天凌晨转运的基础上,又陆续转运151名师生至集中隔离点。

  五是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以问题为导向,主动排查封控管理期间师生员工急难愁盼的问题,充分考虑管控为师生员工带来的现实困难,有温度地开展工作。及时解决隔离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安抚情绪,竭尽全力提供各类生活物资。建立协调沟通及会商研判工作机制,让师生切实感受到学校的关怀,防范化解矛盾,努力让师生员工无后顾之忧,既“静身”更“静心”。妥善安置因临时校门管控滞留在校的392名校外人员。

  李众说,本次疫情发生以来,学校第一时间以《孩子们不慌,老师们都在》为题向同学们发出一封信,昨天我们亲爱的同学们又以《我们很好,请老师放心》为名回复一封信,师生同战“疫”,对话传真情,这是师生之间的一场特殊的隔空对话,更是一场温暖的双向奔赴。此时此刻的中传师生团结一心,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搏斗,同向同行,共克时艰,我们相信,我们的齐心、精心、暖心、用心,定能守护中传平安。(完)

编辑:陈建

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南街12号 邮编:100037
信箱: beijing@chinanews.com.cn  技术支持:中国新闻社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