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分社正文

市政协委员支招打造全球创新高地

2022年01月06日 09:44 来源:中新网北京

  中新网北京新闻1月5日电 (记者 杜燕)《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提出,到202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基本形成,建设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5日,北京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举办界别联组会,北京市政协委员们围绕“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全球领先创新高地”建言献策。

建言加大对重大传染病创新药物等支持

  北京市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全球健康与传染病研究中心和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主任张林琦谈到,研究团队长期从事艾滋病和新发突发重大传染病的抗体药物和疫苗研究,搭建了一系列具有世界顶尖水平的抗体和疫苗研发平台。在新冠疫情暴发之初,就第一时间启动了针对新冠病毒的抗体药物和疫苗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目前,已成功完成了新冠中和抗体药物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组合疗法的研发工作,全球6个国家111个临床试验机构开展的三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在降低住院率及死亡率方面优于国际同类药物水平。

  他称,该药物于12月8日获得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上市批准。另外,抗体组合疗法对新流行的奥密克戎突变株也保持强效的抗病毒活性。

  他表示,目前研究团队在同步推进基于黑猩猩腺病毒载体的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在临床试验中展示了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些研究工作将为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提供强有力的医学干预手段。

  他谈到,重大传染病药物和疫苗等的研发和供应,由于其研发难度高,投资风险大,企业投入研发的意愿低,一直是各国政府重点支持的领域。建议进一步在资金、政策、临床应用等方面加大对这种研发难度高和投资风险大的关键项目支持力度,吸引更多的研究机构和企业从事创新药物产品的研发,并保持长期的创新能力和生存空间。同时,建议尽快推进今年冬季和冬奥会保障储备药品的采购,以便更好地进行新冠疫情的防控。

支招打造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北京是中国数字经济的创新源头、开放源头,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是北京“十四五”期间的重点任务。北京市政协委员、齐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建议,北京应突破关键基础信息技术,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的全球高地。一方面,“补足短板”,重点突破高端通用芯片等核心关键共性技术,掌握发展主动权;另一方面,“筑牢长板”,大力促进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与融合,并把这些创新成果投入到智慧医疗、科技金融、智慧物流等重点服务业领域,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突破与融合应用,促进新兴产业增长。

  他还提出,北京应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激活数据资产潜在价值。尤其要平衡好数据利用与数据保护的关系,把数据安全方面的法律要求,转化为可实施可操作可检测的技术要求,并鼓励采用创新技术对原始数据进行脱敏处理,确保数据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实现“数据不动程序动、数据可用不可见”。

  网络安全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是数字经济的底板。他建议,北京完善数字经济网络安全制度,从“落实监管、强化责任、明确投入”三方面入手,制定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细则,把普法、执法落到实处;强化网络安全工作一把手责任制,对瞒报、漏报网络安全事故的依法追究责任;明确网络安全投入占比不低于10%,切实保护好重要系统的网络安全,从而带动北京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

建议重大科技成果带动群体性突破和创新

  科技创新正在进入大科学时代,科技发展呈现出多源爆发、交汇叠加的“浪涌”现象。

  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的党委书记、副院长史新兴谈到北京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时建议,北京要聚集优势科技资源,加强重大科技项目组织实施,形成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带动科技领域实现群体性突破和创新。

  他认为,北京在依托好市属单位的同时,可发挥好在京科研院所、高校、央企作用,整合全国优势力量,吸引国际创新资源,共建国家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培育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共同开展重大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抢占大国博弈的技术领域制高点。

  他建议,北京可在中央统筹指导下做到“顶格落实”,即充分发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定位职能,瞄准“高线”建设目标,全面落实国家赋予北京的各项权力、职责,用好用足国家各项支持配套政策,当好科技体制创新的排头兵,打造全球领先创新高地。同时,北京可进一步发挥航天和军工单位作用,持续将航天和军工技术、能力、产品、项目纳入整体规划,打破体制机制壁垒,以创新链带动产业链、供应链,把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献计提升科技创新全球性话语权

  民进中央委员、北京市委副主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室主任李昕表示,从一些指标看,北京已成为科技创新中心城市,如2020年R&D经费内部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6.44%,居全球城市前列。但在全球性话语权与引领力上还有相当的差距,比如全球性创新要素集聚不够、科技创新开放度不高、创新资源引擎作用发挥不够。

  她建议,北京应坚持国际化视野,谋求增强全球性科技创新话语权和引领力。北京要扩大对外开放度,加大吸引符合功能定位的国际高端创新机构、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国际科技服务性组织在京落户。围绕国家及北京重大科技需求,深入发掘国际顶尖科技人才、精准引进急需紧缺人才,让北京成为国际创新资源重要的“中转站”及“目的地”。

  她还建议,北京要聚焦原始创新,力争实现基础研究投入2025年占比达到20%,培育一批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话语权和控制力的世界级领军企业;要聚焦创新生态,持续强化辐射力与区域协同力,支持北京市高新技术创新主体在国内重点地区、甚至海外布局,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进一步拓展科技创新空间。(完)

编辑:陈建

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南街12号 邮编:100037
信箱: beijing@chinanews.com.cn  技术支持:中国新闻社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