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分社正文

城市副中心工程建设共形成26项专利

2021年05月26日 15:23 来源:中新网北京

26日,北京城市副中心重大工程绿色建设、技术创新专题发布会在通州召开。

  中新网北京新闻5月26日电(徐婧)北京城市副中心工程建设自开展以来,取得了一系列绿色节能、环保低碳、智慧高效的建设科技成果。截至目前,共形成“钢套管预留施工方法”等专利26项,北京市级工法6项,企业级工法1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制定企业级标准7项,发表科技论文8篇,科技创新13项,BIM类奖项8项,质量成果类奖项8项。

  这是记者在26日举办的北京城市副中心重大工程绿色建设、技术创新专题发布会上了解到的。

副中心工程建设共形成26项专利

  副中心工程办临时党委副书记、总工程师陈晓峰介绍,目前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一期建成、二期正在加快建设、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实现开园运营、北运河北关闸至甘棠闸段实现游船通航、北京学校小学部及黄城根小学投入使用,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新校区、北京安贞医院通州院区、轨道交通22号线、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及东六环路入地等文化、教育、医疗、交通等重点领域项目进展顺利。

  技术创新应用方面,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在五年中取得了一系列绿色节能、环保低碳、智慧高效的建设科技成果。其中,绿色及装配式建筑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BIM智慧建造技术、综合管廊、绿色施工技术等均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共形成“钢套管预留施工方法”等专利26项,北京市级工法6项,企业级工法1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制定企业级标准7项,发表科技论文8篇,科技创新13项,BIM类奖项8项,质量成果类奖项8项。

  在二期工程及市级重大工程中,将通过全面推进BIM技术深入应用;研发推广智慧建造平台;采用地热能耦合传统能源调峰的供能形式;全力打造智慧工地;推进建筑材料绿色循环利用等措施不断实现新发展理念在城市副中心应用落地。

发布绿色施工指导意见

  据了解,副中心管委会建管局、副中心工程办近日制定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工程绿色施工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共提出了贯穿于工程项目招投标、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移交、保修全过程的72项绿色施工措施,进一步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低碳高质量规划建设。

  陈晓峰介绍,指导意见对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职业健康要求和生活区节能指标控制等内容都明确提出了严格的量化指标和工作措施。

  资源节约方面,主要包括节地、节能、节水和节材的目标控制和量化指标。如节地提出施工用地临时设施占地面积有效利用率大于90%的要求;节能提出使用现场500公里以内的建筑材料采购量占比不低于70%的要求。

  环境保护方面,提出了场界空气质量指数、施工噪声控制、建筑垃圾减量控制、有毒有害废弃物控制、污废水控制与水资源保护、油烟废气控制、施工现场落实“六个百分百”等七个方面的环保指标控制要求。

  从业人员职业健康要求方面,严格规范个人安全防护和教育培训,如提出现场个人防护器具配备率和新进场人员安全培训率必须达到100%。

  施工现场生活区节能指标控制方面,针对临时设施、节电、节水提出指标要求。对生活区临时设施标准化设置、公共节能节水设备和措施都进行了严格规范。

  此外,指导意见还将信息技术应用贯穿绿色施工过程。将通过落实指导意见,推动重大项目创建北京市“绿色安全样板工地”、扬尘治理“绿牌”工地、达标免检工程和国家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评定、绿色施工科技示范项目评定等,推动副中心工程创建绿色施工国内样板和典范,发挥带头引领作用。(完)

编辑:陈建

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南街12号 邮编:100037
信箱: beijing@chinanews.com.cn  技术支持:中国新闻社网络中心